霍有光
唐文治(1865—1954)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曾先后担任我校前身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07—1911)、南洋大学堂(1912)和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13— 1920)的监督和校长。编写学生德育教材有《论语大义》、《孟子大义》、《曾子大义》、《人格》等。
重视学生的品格和人文素质教育是唐文治教育思想的一个特色。他是清末两榜进士出身,目睹祖国受列强欺凌,深知西学东渐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大抓工科教育,另一方面又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张 “文理相通。”1908年,他设立国文科,“又于星期日设国文补习课,”成立国文研究大会 ,举行一年一度的定期作文比赛,组织编写工业学校国文课本。1913年,针对当时高校办学重工轻文的风气,以《论国文之重要》为内容致函交通部,疾呼“我国固有之国粹行将 荡焉无存,再历十余年,将求一能文者而不可得。……科学之进步尚不可知,而先淘汰本国 之文化深可痛也!本校长有鉴于斯,……就本校国文一课特加注意……本校行之数年,固已略著成效。”当时大学部电机及机械工程科、铁路管理科一年级都开设有《国文》课。
唐文治“文理相通”的办学思想对后任校长亦产生重要影响。如凌鸿勋(1915年本校土木科毕 业,曾赴美实习,1920—1921年、1924—1927年先后担任我校前身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交通部南洋大学代理校长和校长),1925年亲自撰文颁告《举行国文比赛公布》, “ 鉴于年来毕业学生离校后多感文学浅肤之苦”和“本校国文一科在昔注重精研,故能成绩斐 然,为他校冠”的优良校风,举办各级国文(作文)大赛,考试成绩计入学分并择优“给以奖 牌及书籍”,“论文印成单本,以广流传”。可见,作为一所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 质要在国内高校前列,这本是我校生生不息的光荣传统。1912年,唐文治亲自为学生撰写了修身课教材《学生格》,“格”意为标准、品格,“学生格”就是做学生的品格或学生守 则。《学生格》体现了唐文治的人文精神和德育思想,熏陶了交大学子,也成为我校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至今仍可供有志成才的青年借鉴,主要内容如下:
立诚。学生进德、修业、忠信,首先要心诚意诚。心不诚人就无精神,人无精神则种种腐败就会乘虚而入。要立诚心于内心,见诸于行动。
立恒。学业事业有成,必须有恒心,欲速则不达。健康的身体是干事业的基础,立恒是前进的动力,对学业事业操之不舍,行之无倦,决不中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 要像天体永恒运行一样,永远不停息地努力前进。
知耻。人要有羞耻之心,做学生不抄袭,不请人捉刀,不请师长多给分数,不投机钻营,不败坏学校荣誉。要从学问不如人、才智不如人、行诣不如人以及推广到文化不如人、武力不如人、风俗不如人、国势不如人等诸方面感到羞耻,知耻近乎勇,知耻而愧奋,愧奋而自强。
尚志。人无志不可以为人,立志有误不能成人。“学者立志,必须为天下第一等人”,只有立大志,才有可能成为中等之人;立志不高,则不知为何等之人。立大志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泽天下之民。
爱人敬人。爱敬之心要肇始于家庭,推之于四海。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师。尊师一是为了不忘本,“父生我者也,师教我者也,尊敬师长,所以不忘本也。”二是为了讲爱情公道,只有尊师才能“有爱情于社会,乃能有爱情于国家。”由此才能有公道, 即维持公德之道,才能爱护公家之物等。三是为了兴学重教,“师者,学术之根源,而全国之命脉也。其可不敬乎,其可不敬乎?”(江泽民总书记回母校不忘尊师;《中国青年报》曾讨 论“大学的黑板由谁擦?”两者对比,颇值后学深思)
贵公贵勤。能贵公就是指热爱学校,只有热爱学校才能热爱国人。贵勤就是崇尚勤俭,我国生活及学校预算不能与西方攀比,因此要勤俭茹苦,不靡费,不讲居处,不精饮食,不荒嬉学业。珍惜光阴,“无昼无夜,急起直追”西方发达国家,缩短现代化的差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女学。女学生要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除注重学习科学手工外,应破除迂腐之见,还应学习一点家政知识,即烹饪缝纫之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妇女离不开家政,“家政举则 其家兴,”何况爱敬之心肇始于家(近年来,家政专业或选修课曾在一些高校兴起,从社会学角度看,家政有利于创建五好家庭和文明家庭)。自本世纪末起,我国独生子女一代将步入社会,继承前人的事业。时下人们常有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的呼声,对独生子女进行家政教育,显然是完全必要的,有利于他们社会化。
唐文治作为近代著名教育家,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编写学生德育教材,率先开设和亲自讲授 “修身课”,这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近年来,北京大学学生自觉掀起修身运动,并希望带动全国高校。回顾我校校史,我们理应继承和发扬注重德育修身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