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盛宣怀向清廷呈奏“南洋公学推广翻辑政治法律诸书敬陈纲要”,汇报南洋公学推广翻译政治法律诸书的4条经验,即:先章程而后议论,宜先译日本法规;审流别而定宗旨,日、德国体与我相近,选日、德之法于我适宜而可用;正文字以一耳目;选课本以便教育。2月5日(十二月二十七日)奉皇帝朱批:“即著政务处、大学堂复议,钦此。”
1月26日(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盛宣怀附奏“请设商务学堂片”,拟在南洋公学之旁购地建造商务学堂一所,原拨天津学堂招商轮船局2万两、电报局2万元款,因天津学堂为德军所占,可将该款拨归上海商务学堂,如有不敷,由臣随时设法筹凑。2月5日(十二月二十七日)奉皇帝朱批:“知道了,钦此”。招商轮船、电报两局拨给北洋学堂的银两,全部拨到南洋公学被朝廷正式确认。事实上,从1900年夏季起轮、电两局支付天津学堂经费就开始解往南洋公学。
2月13日(正月初六) 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在一个奏折中称:“查京外所设学堂,已历数年,办理有成效者,以湖北自强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为最”。
春 公学总理沈曾植调外务部任职,汪凤藻任代总理。
春 迁理化仪器于中院下层西南隅一个室,格致室改称为理化室。
夏 中院第二届毕业学生包光镛等10人,全部升入政治班学习。
8月15日(七月十九日)盛宣怀致函译书院主任张元济,拟派留日学成回国的学生雷奋、杨荫杭、杨廷栋3人留在南洋公学译书院内译书。
10月18日(九月十七日) 8月15日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奏准“高等学堂章程”等6件章程,称为“钦定学堂章程”。因南洋公学创办时间早于该章程,需要按“钦定章程”予以定位。故盛宣怀10月18日上奏“南洋公学历年办理情形折”,报告了公学开办6年来的情况,请求按照“钦定高等学堂章程”,“明降谕旨准南洋公学卒业学生,照政务处礼部所拟‘学堂选举章程’一律办理,并明定该公学为‘南洋高等公学堂’。”10月30日(九月二十九日)奉皇帝朱批:“管学大臣议奏,钦此。”此事因管学大臣未予及时办理而被拖延。
10月18日(九月十七日) 盛宣怀向清政府附奏“资送学生出洋游学片”,报告其所设南洋公学及天津头等学堂已分次选择高等学生陈锦涛、章宗祥、胡鹏运、李福基、曾宗鉴、胡振平、赵兴昌、王宠佑、王宠惠、薛颂瀛、胡栋朝、严锦荣、吴烓灵、张煜全、谭天池、江维善、程锡培、王建祖、梁钜屏、徐田、吴治俭等21人,派赴英、美大学堂肄业,另有非南洋、北洋两学堂出身的10人,也被派赴英国肄业高等。
10月18日(九月十七日) 盛宣怀向清廷附奏“奏留奏派南洋公学总办提调片”,提出“拟由汪凤藻充任南洋公学总办,伍光建派充该学总提调”。10月30日(九月二十九日)奉皇帝朱批:“著照所请,该衙门知道,钦此”。汪凤藻由代理变为公学总理。
汪凤藻(1851~1918)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致力于西学图书翻译,先后任驻俄、德、日3国参赞、代理大臣、大臣。
11月(十月) 从1901~1902.11,严复翻译亚当·斯密(AdamSmith)《国富论》定名为《原富》一书共10册,陆续由南洋公学译书院出版,书中附有张元济、郑孝柽所作中西编年、地名、物名各表。由张元济、严复亲自校勘过的《原富》出版清稿,至今仍保存在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
11月(十月) 南洋公学发生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次学潮,被称为“墨水瓶事件”。其起因是某教师顽固守旧,禁示学生阅读新书和《新民丛报》等进步刊物,引起师生关系紧张。一天,因教室讲台上放了一个空墨水瓶,该教师认为是侵犯他的尊严,就建议校方开除了一名无辜学生,由此引起学生风潮,导致上百名学生被迫退学,特班主任蔡元培也愤然辞职。总理汪凤藻迫于学潮压力,辞职回家。《新民丛报》第21号一文称:“此中国学生社会一大劈头之大纪念也”。
11月(十月) 蔡元培主持发起成立“爱国学社”,由“墨水瓶事件”中失学的学生组成。蔡元培任总理,吴稚晖任学监,章太炎等为教员。后被迫解散。
12月(十一月) 总理汪凤藻辞职,由刘树屏继任;提调伍光建辞职,由张美翊继任。
刘树屏(1857~1917)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安徽候补道,先后创办或主持常州致用精舍、皖南中学、澄衷学堂等新式学堂。
12月(十一月) 特班因学生退学过多而被迫停办。
12月(十一月) 附属高等小学迁入上院上课,72人分三个班进行教学。
本年 派出吴治俭去英国留学。
至本年公学有教员28人。其中:有科举出身的如蔡元培等,外籍教师如薛来西等,留学归国人员如伍光建等。
本年 收电报局规元4万两,收招商局规元7万两,收招商局解存商务学堂经费规元2万两,收电报局解存商务学堂经费英洋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