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央决定交大西迁,1956年第一批师生迁到西安,到1966年西安交大建校70周年暨迁校10周年,相较于之前的老交大,我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研成就和社会服务方面进步显著。
人才培养:从1959年定名西安交大到1966年,前后8年我校共培养学生12000余人,相当于分校前培养人才的总和(解放前共培养5048人,解放后至分校前共培养8500人)。研究生方面,分校后7年(不含1966年),共培养研究生约230人,与分校前规模相当。毕业生大都成为各方面骨干,其中领军人物,如院士就有李鹤林、邱爱慈、陶文铨等10余人。
专业建设:专业规模壮大。1957年,交大分设两地,老交大机、电方面专业较完整地搬到了西安,另外增设应用数学、电子计算机等新专业。同时并入西工大的采矿(1958年调出)和西农的水利土壤改良等4专业。后来为满足西北工农发展,又增设钢铁冶炼、汽车拖拉机等6个专修科。至1959年定名,我校共设32个专业。翌年,为响应中央大办尖端、大办理科和无线电号召,我校新增实验核物理、反应堆等20余个专业,至1960年9月,共设39个专业,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后为集中优势资源保证教学质量,我校先后停办、合并了部分专业。到1966年,学校共设6系25专业,形成以机、电、无线电、原子能等工科为主,兼有应用理科的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
专业实力领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苏联办学模式影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教材编审等均由高教部领导,具有法律效力,其为一所学校专业水平的重要体现。1959年,教育部青岛会议确定,我校负责修订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等9个专业(1962年又增应用物理、金相等5个专业)5年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和有关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961年,受教育部和一机部委托,我校负责主持热工、电工基础等5门基础技术课(1962年增加高等数学、机械原理)和金相、绝缘等6个专业的教材选编,参加机切、铸工等10余个专业和数学、物理等6门基础课的教材选编。在选定的79门课程教材中,由西安交大编写的教材共45门,占半壁江山。
科研成就:迁校西安后,在科研成就方面我校有重大突破,贡献显著。如我校先后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超短波调频广播系统、数字积分机、33万伏磁吹避雷器(厂校协作)、33万伏变压器电瓷式套管(校所协作),西北地区第一台交流计算台。值得一提的是,“金属宏观强度研究”“低碳马氏体研究”“机械制造加工精度研究”“碱卤晶体击穿机理研究”和“槽型发热体研究”等项目受到社会较高评价,其中周惠久先生的“金属宏观强度研究项目”之“多次冲击载荷下钢的断裂抗力研究”获高教部直属高校科研成果展览会上的“五朵金花”之一。
社会服务:迁校西安后,我校响应中央号召,坚持开门办学,积极组织大批师生走出校园参加工农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为西北地区工业“双化”和农业“四化”建设贡献突出。除负责延安等地区农业机械化外,我校支援重点转到参加西安及附近工业的“双化”建设,如我校负责设计的西安铝厂正式投产,与洛阳轴承研究所协作试制成功国内第一条滚珠轴承装配自动线投产等。当时与60多个厂建立协作关系,与庆华电器制造厂、西安电力电容器厂、户县热电厂等多家骨干企业确立重要协作关系。
师资方面,除毕业分配往西北各学校的优秀学生外,还专门抽调师资支援省兄弟院校。如1960年学校抽调50名教师支援陕工大,抽调3名教师支援宝鸡大学,抽调18名教师支援陕科大等。
参考:《西安交通大学校史》(1959--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