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建者之一。
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实践表明,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独具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有卓越组织管理才能的教育家。
办学
调来“大炮”办大学
1946年,年近36岁的钱学森副教授走上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台。他的课引起了青年学生的极大兴趣,当年,麻省理工的学生甚至以能听到他的讲课为荣。当年听课的学生回忆道:“他的课程在我就业的前十年,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发起创办中国科技大学并担任该校近代力学系系主任的近20年,称得上钱学森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当年的学生张瑜回忆说:“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钱学森先生在全系大会上宣布聘任教师的名单时那踌躇满志的神情。他高声地说:‘我把科学院的大炮都给你们调来了!’”
这个名单堪称空前绝后: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物理学家严济慈主讲“普通物理”;1957年与钱学森同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数学家吴文俊主讲“高等数学”;刚刚归国的留美博士蒋丽金主讲化学课;钱临照、卞荫贵、林同骥、郭永怀……钱学森不仅邀请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而且亲自为学生们上课。
教材
喜欢自己动手编
钱学森的讲课风格是喜欢自己动手编教材,因为他讲的都是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这种风格是1938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刚登上讲台时就形成的。1944年,他在组织研究生教学时,专门编著了内容丰富的教材《喷气推进》。美国学者富兰克·E·马勃评价说:“《喷气推进》这本巨著,成为以后十几年间不可或缺的参考书,尽管在此期间该领域有重大进展。”
在中国科技大学,钱学森亲自编著了《火箭技术概论》。当年的学生刘济生回忆说:“它(这门课)涵盖了所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钱老将这些领域深奥的理论和技术融化在讲义中,讲课注重深入浅出。”
考试
错个小数点扣你20分
钱学森教学起点高、要求严。米博恩同学说:“有次上课,钱老说如果你5道题做对了4道,按常理,该得80分,但如果你错了一个小数点,我就扣你20分。他常告诉我们,科学上不能有一点失误,小数点错一个,打出去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钱学森曾在黑板上给学生写下“严谨、严肃、严格、严密”几个大字,这是他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学术精神的体现。
钱学森出的考题很绝,有一次竟是“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绕过太阳,再返回地球上来,请列出方程求解”。这次考试让钱学森感到这一届学生数理基础还不够扎实,于是特别为他们延长了半年的学习。后来,钱学森关于学科设置的意见直接影响了国防科技大学的系科规划和设置。
上课
“导弹扫盲”班亲自授课
戚发轫作为我国知名的空间技术专家,不仅亲自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还亲自组织了十余次卫星发射任务,曾任“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的总设计师。
据戚发轫介绍,新中国第一个为研制导弹火箭而成立的研究院里,除了院长钱学森,谁也不懂导弹究竟是怎么回事。钱学森亲自上阵,为科研人员主讲《导弹概论》。他没想到像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会亲自来给他们上课。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有点“扫盲”性质的培训班里,后来居然出了不少火箭、卫星专家。
钱学森先生亲自讲授的新课《星际航行概论》开课了。第一次课是1961年9月18日。听课的人很多,包括58级、59级两个年级3个专业的学生,还有力学所的不少专家、学者。地点设在中关村中科院自动化所大阶梯教室。由于座位有限,力学所的一些专家、老师们来听课时还自带了凳子和马扎。
有不少人说,聆听钱学森先生讲课是一种幸福。无论是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还是逻辑的严谨,语言的简洁准确,甚至板书的漂亮工整,都可谓出类拔萃。
这门课1962年初结束。1963年每位学生都得到了他赠送的、由科学出版社精装出版的一本书,内容就是他授课的讲稿———《星际航行概论》。
思考
中国缺乏领军人才
2007年12月10日上午,“学习钱学森创新思想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研讨会在京举行。钱学森的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说,钱老“整天思考的”“念念不忘的”“忧虑的大问题”,就是中国目前缺乏拔尖的领军人才。
会上,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说,钱学森在理、工、文打通的教育模式下成才,晚年多次提出自己的成功得益于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这值得当今的教育界思考。“他不只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有着敏锐战略思想的领军人物。”
2005年7月29日和今年8月3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登门看望时,钱学森当面就“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建议,还提出了“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的观点。
川大教授:
大师学科交叉值得深思
新闻链接
川大教授:
大师学科交叉值得深思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教授曹顺庆曾与钱学森有过“鸿雁”之交,“钱老先生被尊为中国航天之父,但他对人文、艺术类的东西也深感兴趣。他曾提出,人类思维除逻辑、抽象等思维外,还存在灵感思维。那时我非常年轻,对他提出的灵感思维非常赞成,就写了硕士论文《〈文心雕龙〉中的灵感论》,并寄给了他。他亲自回信,很感谢我对灵感思维的关注。我觉得,很多大师都是知识交叉的代表人物,这值得我们当前的教育者和大学生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