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穿过的“针眼”
姚熹当选的消息自美国国家工程院伍尔夫院长2月10日在华盛顿宣布后,被全国包括CCTV、人民日报、新华网等近百家媒体转载。而姚熹本人还是在2月11日晚,浏览美国国家工程院网站时才得知入选的,这时的他颇感意外,淡然一笑“骆驼终于穿过了针眼”。
美国工程院院士的评选历来都以严格和公正著称,对外籍院士的遴选更要额外增加多位科学家进行独立评审,而且每次当选的外籍院士名额不超过10位。曾经有业内人士引用《圣经》中一句话这样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就像把一个骆驼从针眼里拖过去一样难。
2005年初夏,国外一位深知姚熹学术活动情况的前辈提出要推荐他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并希望他提供一份简历。抱着却之不恭的态度,姚熹于2006年初发去了一份简历,随后本着石牛入海的心情就没有再多加考虑了。直到2006年底,他偶然得知中国工程院徐匡迪院长已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他觉得这件事已经结束,“石牛”已经入海了。他,心静如水。
2006年底他在组织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时却遇到了问题,在邀请有关科学家参加时,邀请信发出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回音。眼看时间紧迫,姚熹忽然想到:是不是因为自己落选了,有关人士不好意思告诉他。所以他随即又写了一封信,表示了他的感谢,并特别强调落选是意料中的事,再次邀请对方参加。结果回答却出乎所料:没有回音是因为回信发到了一个已废弃的老地址没有收到,而2007年的院士选举还没有开始呢!
经历了这样的误会,清风过后,姚熹对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自然也就波澜不惊了。虽说在他头顶上已经拥有着三个院士的光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和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但是他对又能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意外之余,由衷欣慰。在他看来,这一殊荣不仅是国际学术界对他个人学术地位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我国在电子陶瓷科学和工程创新方面的一个高度肯定。
中国高校的“骆驼”
作为从中国高校走出来的一位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姚熹可以说是新中国最早一批在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由于国家发展需要和响应“向科学进军”的时代使命,1957年毕业留校后他便开始在我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1958年他与百余名师生一起在西安高压电瓷厂,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科技攻关,从无到有制成了我国第一台33万千伏的高压陶瓷套管。
从1959年开始,姚熹便在我校独立开设了一门新课。当时的高校正处在总路线、大跃进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以及随后的反右倾运动中,各项活动极其繁忙,而姚熹面对这门除了课程名称什么也没有的新课,他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广泛收集资料,即使零零星星的只言片语也不放弃,还深入到工厂取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在运动之余,只有利用晚上时间,整理制定大纲,一边编写讲义,一边讲课。为了讲好这门课,他又用两年时间边讲课、边编写教材,终于完成了60万字的《无机电介质》一书。这段时间的教学磨砺从此奠定了他在铁电学和电子陶瓷领域厚积博发的学术研究基础。
在教学科研中,姚熹体会最深的是:一门学科,学一遍不如教一遍,教一遍不如写一遍。1961年,姚熹就已成为研究生导师了,1964年他指导的第一位电子陶瓷方面的研究生毕业。执教50年,如今育得桃李满天下,为我国铁电学和电子陶瓷领域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活跃在国内和国际科技舞台上,对学科和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3年,他发起建立了亚洲铁电学会(AFA),并担任主席。2005年参与筹建了亚洲电子陶瓷学会(AECA),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他通过自己的学术活动,推动和凝聚了亚洲的学术力量,大大提升了我国和亚洲在铁电学和电子陶瓷方面的国际学术地位。
2002年,姚熹院士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荣获美国IEEE铁电学成就奖的学者。美国IEEE铁电学成就奖是国际铁电学界的最高荣誉,IEEE在他的获奖引言中有这样的评价:表彰其“对铁电学领域的技术创新,对中国电子陶瓷教育的领导作用,以及对国内和国际铁电学界的卓越贡献”,充分肯定了他在学术和教书育人方面的突出贡献。同年,他又被选为美国陶瓷学会的会士。
如今,姚熹被公认为是我国在铁电陶瓷研究和纳米材料研究方面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并被国内外同行看成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代表。这位花白平头、个头不高,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双目炯炯有神的大学者,以其标志性的儒雅微笑和耿直干练,严谨治学,精勤育人,坚持不懈地活跃在中国高校,给国内外学术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享有相当高的声望。
半个世纪以来,他一路坚忍不拔,不畏艰难,勤奋跋涉,开拓创新,如同一头“骆驼”,耐住征程的寂寞,背负沉重的责任,持之以恒,依然行进在路上。
另辟蹊径从头越
姚熹所从事的电介质和电子陶瓷学术研究,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工程的角度,都不是大学科领域中的主流,往往不被重视。1953年姚熹被保送进入交通大学电机系,他按照当时国家的需要,放弃了那时最热门的电机专业,主动填报了大家不太了解和喜欢的电气绝缘与电缆专业。1957年,年仅22岁的姚熹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后,另辟蹊径,又一脚踏进一个不被看好的荒芜之地,开始了铁电陶瓷的研究。
半个世纪以来,姚熹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坚韧,始终坚守在铁电陶瓷这个非主流不被看好的专业领域,活跃在学术界。在国家“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他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担任了国家高技术新材料研究计划(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和无机功能材料方面的责任专家,主持了多项有关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50余篇,获准专利10余项。他通过50年来的学术探索和追求,在国内和国际学术舞台上,吸引了一批化学、物理、电子和材料领域的学者加入这个行列,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为我国以至亚洲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在学术活动中,姚熹思维敏捷、有着很强的创新意识,他不愿意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有着一种“见人所未见,说人所未说,干人所未干”的大师气魄。他将辩证法引入学术研究,在铁电学研究中从哲学的角度对弛豫性铁电行为进行分析,从大家司空见惯的介电温谱、频谱和偏压特性中观察到了材料纳米结构的变化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巨大影响,提出了微畴-宏畴转变机制。他所提出的纳米微畴及其在外场下的响应机制已被随后的研究所证实并被广泛接受,成为研究弛豫型铁电体介电行为的重要基础。他还用辩证法来观察电子陶瓷的发展,往往能看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常有着与众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现在他还指导着研究生开展钛酸锶铋陶瓷体系的研究,而这个问题竟然是他在50年前没有搞清楚的问题,仍然还在坚持进行研究。
尽管姚院士已经站在了本领域的风口浪尖,但是他对本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他的忧虑在其主编的经典电介质科学丛书之一《金属氧化物中的缺陷化学》序言中表露无遗。虽然电介质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但是人们对实际电介质中所发生的电物理过程的认识相对于半导体来说实在很难令人满意,电子陶瓷作为一类重要的电介质材料的研究工作还主要依靠事实和经验的积累。姚院士认为,材料科学正在从经验走向科学,其科学性有待大大提高,我们要认真考虑如何与时俱进来发展电子陶瓷。在他向第四届亚洲电子陶瓷大会所作的主题报告《电子陶瓷的展望》中,一个与学科共命运的老学者,凭着自己50多年持之以恒在同一领域中耕耘的深切体会,对这一领域的发展与后来人共享自己的认识和思索。
这些也是他近10年学术活动的关注点。他所关注的这些问题,没有长期在本领域的学术活动和积累是很难看到的。他认为这些其他人不容易关注到的问题,是他自己今后在学术上能为学科发展所做的努力。
大道之行交大情
姚熹院士自1958年迁校来到西安,在西安交大整整工作了49年。这49年不仅经受了风风雨雨的磨练和日常生活的艰辛,而且坚持了学术的冷清,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成长为两鬓斑白的院士,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挥洒在了西北大地上,建树卓著。
这49年犹如一杯浓茶,淡泊品味。言谈中,姚院士手中始终紧握着一个碧绿色小茶杯,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杯子,居然是当年迁校刚到西安时他花几毛钱买的,不离不弃,使用至今。在他眼里,小茶杯是扎根西安的纪念,更是一种“西迁精神”的象征。
人生能有几个49年?对于祖籍江苏的姚熹,埋头一去风吹黑发,回首再来霜染两鬓,直到1998年,年过花甲的姚院士才到上海同济大学同时开辟了另一个新的阵地,也算满足多年来叶落归根的心愿。
多年来,作为我国无机功能材料和纳米材料科学的学术领跑人,姚院士的学术活动可谓繁忙。为了工作需要,他曾先后在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等院所任兼职教授。此外,他还被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聘为名誉教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他被聘任为享有很高荣誉的“南洋教授”,是国内的第一位“南洋教授”。
当学问做到一定境界,便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对姚院士来说,面对如此众多的兼职和学术活动,他所追求的是在学术上更好更快地发展。姚院士的大道之行,无疑带动了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在相关学科上的飞速发展。他以西安交大为根据地,在上海、香港、新加坡、印度、日本等亚洲地区组织铁电体和电子陶瓷学术会议,通过广泛的学术活动,激发了电子陶瓷学术的区域活力,提升了中国,乃至亚洲在国际电子陶瓷界的声誉。
近十年来,年过古稀的姚熹夫妇时常往返奔波于西安和上海两地,每年都回学校好几次。尽管很多事情都让给了年轻人,但是每次回来,他或指导学生和年轻教师做课题,或授课做报告等,总是忙得不亦乐乎。
难以穿过的“针眼”
姚熹当选的消息自美国国家工程院伍尔夫院长2月10日在华盛顿宣布后,被全国包括CCTV、人民日报、新华网等近百家媒体转载。而姚熹本人还是在2月11日晚,浏览美国国家工程院网站时才得知入选的,这时的他颇感意外,淡然一笑“骆驼终于穿过了针眼”。
美国工程院院士的评选历来都以严格和公正著称,对外籍院士的遴选更要额外增加多位科学家进行独立评审,而且每次当选的外籍院士名额不超过10位。曾经有业内人士引用《圣经》中一句话这样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就像把一个骆驼从针眼里拖过去一样难。
2005年初夏,国外一位深知姚熹学术活动情况的前辈提出要推荐他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并希望他提供一份简历。抱着却之不恭的态度,姚熹于2006年初发去了一份简历,随后本着石牛入海的心情就没有再多加考虑了。直到2006年底,他偶然得知中国工程院徐匡迪院长已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他觉得这件事已经结束,“石牛”已经入海了。他,心静如水。
2006年底他在组织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时却遇到了问题,在邀请有关科学家参加时,邀请信发出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回音。眼看时间紧迫,姚熹忽然想到:是不是因为自己落选了,有关人士不好意思告诉他。所以他随即又写了一封信,表示了他的感谢,并特别强调落选是意料中的事,再次邀请对方参加。结果回答却出乎所料:没有回音是因为回信发到了一个已废弃的老地址没有收到,而2007年的院士选举还没有开始呢!
经历了这样的误会,清风过后,姚熹对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自然也就波澜不惊了。虽说在他头顶上已经拥有着三个院士的光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和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但是他对又能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意外之余,由衷欣慰。在他看来,这一殊荣不仅是国际学术界对他个人学术地位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我国在电子陶瓷科学和工程创新方面的一个高度肯定。
中国高校的“骆驼”
作为从中国高校走出来的一位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姚熹可以说是新中国最早一批在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由于国家发展需要和响应“向科学进军”的时代使命,1957年毕业留校后他便开始在我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1958年他与百余名师生一起在西安高压电瓷厂,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科技攻关,从无到有制成了我国第一台33万千伏的高压陶瓷套管。
从1959年开始,姚熹便在我校独立开设了一门新课。当时的高校正处在总路线、大跃进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以及随后的反右倾运动中,各项活动极其繁忙,而姚熹面对这门除了课程名称什么也没有的新课,他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广泛收集资料,即使零零星星的只言片语也不放弃,还深入到工厂取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在运动之余,只有利用晚上时间,整理制定大纲,一边编写讲义,一边讲课。为了讲好这门课,他又用两年时间边讲课、边编写教材,终于完成了60万字的《无机电介质》一书。这段时间的教学磨砺从此奠定了他在铁电学和电子陶瓷领域厚积博发的学术研究基础。
在教学科研中,姚熹体会最深的是:一门学科,学一遍不如教一遍,教一遍不如写一遍。1961年,姚熹就已成为研究生导师了,1964年他指导的第一位电子陶瓷方面的研究生毕业。执教50年,如今育得桃李满天下,为我国铁电学和电子陶瓷领域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活跃在国内和国际科技舞台上,对学科和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3年,他发起建立了亚洲铁电学会(AFA),并担任主席。2005年参与筹建了亚洲电子陶瓷学会(AECA),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他通过自己的学术活动,推动和凝聚了亚洲的学术力量,大大提升了我国和亚洲在铁电学和电子陶瓷方面的国际学术地位。
2002年,姚熹院士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荣获美国IEEE铁电学成就奖的学者。美国IEEE铁电学成就奖是国际铁电学界的最高荣誉,IEEE在他的获奖引言中有这样的评价:表彰其“对铁电学领域的技术创新,对中国电子陶瓷教育的领导作用,以及对国内和国际铁电学界的卓越贡献”,充分肯定了他在学术和教书育人方面的突出贡献。同年,他又被选为美国陶瓷学会的会士。
如今,姚熹被公认为是我国在铁电陶瓷研究和纳米材料研究方面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并被国内外同行看成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代表。这位花白平头、个头不高,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双目炯炯有神的大学者,以其标志性的儒雅微笑和耿直干练,严谨治学,精勤育人,坚持不懈地活跃在中国高校,给国内外学术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享有相当高的声望。
半个世纪以来,他一路坚忍不拔,不畏艰难,勤奋跋涉,开拓创新,如同一头“骆驼”,耐住征程的寂寞,背负沉重的责任,持之以恒,依然行进在路上。
另辟蹊径从头越
姚熹所从事的电介质和电子陶瓷学术研究,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工程的角度,都不是大学科领域中的主流,往往不被重视。1953年姚熹被保送进入交通大学电机系,他按照当时国家的需要,放弃了那时最热门的电机专业,主动填报了大家不太了解和喜欢的电气绝缘与电缆专业。1957年,年仅22岁的姚熹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后,另辟蹊径,又一脚踏进一个不被看好的荒芜之地,开始了铁电陶瓷的研究。
半个世纪以来,姚熹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坚韧,始终坚守在铁电陶瓷这个非主流不被看好的专业领域,活跃在学术界。在国家“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他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担任了国家高技术新材料研究计划(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和无机功能材料方面的责任专家,主持了多项有关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50余篇,获准专利10余项。他通过50年来的学术探索和追求,在国内和国际学术舞台上,吸引了一批化学、物理、电子和材料领域的学者加入这个行列,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为我国以至亚洲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在学术活动中,姚熹思维敏捷、有着很强的创新意识,他不愿意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有着一种“见人所未见,说人所未说,干人所未干”的大师气魄。他将辩证法引入学术研究,在铁电学研究中从哲学的角度对弛豫性铁电行为进行分析,从大家司空见惯的介电温谱、频谱和偏压特性中观察到了材料纳米结构的变化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巨大影响,提出了微畴-宏畴转变机制。他所提出的纳米微畴及其在外场下的响应机制已被随后的研究所证实并被广泛接受,成为研究弛豫型铁电体介电行为的重要基础。他还用辩证法来观察电子陶瓷的发展,往往能看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常有着与众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现在他还指导着研究生开展钛酸锶铋陶瓷体系的研究,而这个问题竟然是他在50年前没有搞清楚的问题,仍然还在坚持进行研究。
尽管姚院士已经站在了本领域的风口浪尖,但是他对本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他的忧虑在其主编的经典电介质科学丛书之一《金属氧化物中的缺陷化学》序言中表露无遗。虽然电介质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但是人们对实际电介质中所发生的电物理过程的认识相对于半导体来说实在很难令人满意,电子陶瓷作为一类重要的电介质材料的研究工作还主要依靠事实和经验的积累。姚院士认为,材料科学正在从经验走向科学,其科学性有待大大提高,我们要认真考虑如何与时俱进来发展电子陶瓷。在他向第四届亚洲电子陶瓷大会所作的主题报告《电子陶瓷的展望》中,一个与学科共命运的老学者,凭着自己50多年持之以恒在同一领域中耕耘的深切体会,对这一领域的发展与后来人共享自己的认识和思索。
这些也是他近10年学术活动的关注点。他所关注的这些问题,没有长期在本领域的学术活动和积累是很难看到的。他认为这些其他人不容易关注到的问题,是他自己今后在学术上能为学科发展所做的努力。
大道之行交大情
姚熹院士自1958年迁校来到西安,在西安交大整整工作了49年。这49年不仅经受了风风雨雨的磨练和日常生活的艰辛,而且坚持了学术的冷清,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成长为两鬓斑白的院士,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挥洒在了西北大地上,建树卓著。
这49年犹如一杯浓茶,淡泊品味。言谈中,姚院士手中始终紧握着一个碧绿色小茶杯,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杯子,居然是当年迁校刚到西安时他花几毛钱买的,不离不弃,使用至今。在他眼里,小茶杯是扎根西安的纪念,更是一种“西迁精神”的象征。
人生能有几个49年?对于祖籍江苏的姚熹,埋头一去风吹黑发,回首再来霜染两鬓,直到1998年,年过花甲的姚院士才到上海同济大学同时开辟了另一个新的阵地,也算满足多年来叶落归根的心愿。
多年来,作为我国无机功能材料和纳米材料科学的学术领跑人,姚院士的学术活动可谓繁忙。为了工作需要,他曾先后在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等院所任兼职教授。此外,他还被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聘为名誉教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他被聘任为享有很高荣誉的“南洋教授”,是国内的第一位“南洋教授”。
当学问做到一定境界,便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对姚院士来说,面对如此众多的兼职和学术活动,他所追求的是在学术上更好更快地发展。姚院士的大道之行,无疑带动了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在相关学科上的飞速发展。他以西安交大为根据地,在上海、香港、新加坡、印度、日本等亚洲地区组织铁电体和电子陶瓷学术会议,通过广泛的学术活动,激发了电子陶瓷学术的区域活力,提升了中国,乃至亚洲在国际电子陶瓷界的声誉。
近十年来,年过古稀的姚熹夫妇时常往返奔波于西安和上海两地,每年都回学校好几次。尽管很多事情都让给了年轻人,但是每次回来,他或指导学生和年轻教师做课题,或授课做报告等,总是忙得不亦乐乎。
无论天涯海角,无论过去现在,姚熹院士的根基始终在西安交通大学。而每当樱花灿烂时,他总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