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2日
著名的电波与天线专家黄席椿教授逝世。
年初
姚熹
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关于研究材料的纳米结构问题,受到国家科委的高度重视。纳米材料科学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
姚熹
教授为开拓和推动我国纳米材料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1月 《交通大学校史(1896~1949)》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该册校史由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校联合组成校史编写领导组,负责领导编写工作并审定书稿,两校各抽调人员分工进行编写。主编为陈贻芳、刘露茜。陆定一为本书写了序言。
2
月19日
以苏联高等教育部副部长马卡罗夫为团长的苏联高等学校科研工作代表团来校访问。
2
月22日
全校干部会议,布置本学期工作任务。本学期主要做好: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巩固整党成果,抓好校风建设;搞好人事制度改革;作好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发展规划;搞好90周年校庆活动;完善校、系领导班子建设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3
月11日
建立“振兴中华奖学金”,拟订了“振兴中华奖学金实施办法”。
3
月12日
学校举行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孔祥利、周芳德、吴敬梓、曹西盛4人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他们与王建华、王小椿、谷传纲3人同为西安交通大学1985年度首届博士学位获得者。
3
月19日
校长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进一步贯彻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研工作的若干措施”、“安全保卫工作管理条例”和“振兴中华奖学金管理办法”。
3
月21日
召开端正学风,加强校纪教育动员大会。史维祥校长作动员报告。
3
月21日
召开1985年度科研工作表彰大会。
3
月28日
召开第四次研究生工作会议。由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蒋德明主持,主要研究硕士学位的课程建设等问题。
4
月9日
校长书记联席会议,审定通过学校“七五”基建规划方案。
4
月18日
校第二十四届学代会召开。孙效增当选为学生会主席。
4
月23日
欧洲经济共同体执委会秘书长诺乌尔一行来校参观。
4
月29日
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会议,根据国家教委的授权,审定通过了陶钟等76名教授与218名副教授的任职资格。
4月 《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第二卷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选编”由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两校组成的“校史撰写组”负责选编,汇集了交通大学自1896年建校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丰富的校史资料。
4
月30日
学校决定将高等教育研究室改为高等教育研究所。
5
月15日
学校召开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根据国务院关于下放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审批权试点工作的通知,会议评审并通过了12个学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至此,西安交大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共计48个。
5
月19日
熊则男(女)副教授获南斯拉夫萨格勒布春季国际博览会金质大奖。
5
月27日
中国女排三任队长郎平、张蓉芳、孙晋芳应邀来校向师生员工作报告,受到热烈欢迎。
5月 在陕西省大学生运动会上,跳高运动员王志勇以
2米
03的成绩打破了全国大运会纪录。在此次运动会上西安交大获男队冠军,男女总分第二名。
6
月3日
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在西安交大举行。由史维祥会长主持,全体理事参加了会议。修改并通过了二届理事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
6
月4日
交通大学建校90周年暨迁校30周年纪念大会在田径场隆重举行。师生员工和国内外校友来宾代表共约2万余人参加了庆祝大会。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中宣部副部长滕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胡兆森、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舒同、陕西省及西安市党政军主要负责人白纪年等出席了大会。史维祥校长作了题为“发扬优良传统,迎接新的挑战,为西安交大的腾飞而奋斗”的讲话。顾问、原党委书记苏庄宣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校务委员会主任陆定一的书面讲话。美洲交大校友会会长杨天一等校友代表和来宾代表致词祝贺。
校庆期间,举行了多种纪念活动,主要有多场学术报告会,校史、校庆展览,唐文治、彭康校长半身塑像揭幕式等。
6
月5日
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会见了学校党政领导,并会见了国内首批双学士学位班全体学员。
6
月6日
学校组成两个代表团分别前往上海、成都,参加上海、西南两所交大校庆纪念活动。
6
月9日
1986年度教改试点班开学典礼。经国家教委批准,招收50名学生。
6
月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在陕西宾馆亲切会见了陕西省科技界、教育界专家、学者、教授。彭真委员长握着周惠久、陈学俊两位教授的手说:“西安交大迁到西北来,为国家作出了很大成绩,这说明在周总理关怀下,交大西迁是正确的、成功的。历史要记录你们的功绩。如果历史不记录这一点,那个历史就是不公正的,要重写。”
6
月12日
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两校领导商谈合作意向书。参加商谈的西安交大代表有校长史维祥教授,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科教部部长陶钟教授,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沈尚贤教授等;上海交大参加商谈的代表有上海市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邓旭初,党委书记何友声,校长翁史烈教授等。两校就深入开展合作事宜,进行了会谈。
6
月19日
学校主办“国际工程振动会议”,会议发表论文159篇。
6
月20日
校党委被中共陕西省委评为“端正党风先进集体”。同时,校纪委、热工教研室被省委科教部评为“端正党风先进集体”。
6
月26日
国家教委同意西安交大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实行贷款制度的试点单位。
6月 由数学系主办的第一届国际数值最优化与应用会议在西安交大召开。
7
月28日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学校新增9个博士点,即振动冲击噪声、内燃机、低温工程、电机、高电压工程、理论电工、通信与电子系统、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反应堆工程与反应堆安全;增列19个硕士点;新增25位博士生导师。
8
月14日
以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维大洋行董事长王宽诚先生为团长的全国政协港澳地区委员参观考察团一行32人来校参观访问。
8月14~20日 西安交大作为组长单位主持召开“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第四次专题研究会,中心议题为“工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为修订教学计划提供指导原则和理论依据。
9
月1日
1985年12月西安交大被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后,第一位博士后科研人员方崇德进站工作。
9
月2日
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校长工作会议批准的“西安交通大学奖励基金试行办法”从9月起执行。
9
月3日
布置本学期工作。本学期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强调把本科生教学放在首位。新学年校党委思想政治工作要点是: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及即将作出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统一认识,加强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校师生员工中结合整顿校风校纪,开展普法教育和搞好经常性的形势教育。
9
月5日
1986级新生开学典礼。参加典礼的有1986级研究生和大学生共3 200人。
9
月5日
以库勒校长为团长的联邦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代表团来访并与学校签订了两校合作关系意向书。
9
月5日
美国工程学院院士、美国汽车工程科协主席、杰出的燃机专家P. S. Myers教授应邀来校讲学。学校聘P. S. Myers为名誉教授。
9
月6日
面对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文化与汉语培训班开学。16名留学生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克劳大学,为期6个月,学习中国文化及西安简介、中国历史、汉语等6门课程。
9
月8日
举行庆祝第二届教师节茶话会,并给624名30年以上教龄、工龄的教职工颁发了陕西省政府授予的荣誉证书。
9
月9日
第一批军训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共670余人启程赴合阳县承训部队驻地,进行为期6周的军事训练。
9
月10日
为了表彰对研究生教育事业作出显著成绩的指导教师和管理干部,学校向周惠久等18位教授颁发了研究生教育荣誉证书。
9
月10日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动力系热工教研室被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工会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9
月17日
由国际制冷学会、国际低温工程委员会、中国制冷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西安交大联合发起的国际制冷节能会议在西安交大举行。会议交流学术论文43篇,其中西安交大有13篇。
9
月24日
中央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邹文辅一行来校检查绿化工作。对西安交大的绿化工作给予很高评价,并在“绿化简报”上以“西安交通大学绿化美化成绩显著”为题进行重点报道。
9
月30日
学校第一期征地17.47公顷的任务已经完成。交大三村开始动工兴建。教学二楼教室已竣工交付使用。
9月 由校长办公室编发的“信息周报”(简报)创刊,坚持发刊至2000年以后,在及时反映学校各方面信息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0
月4日
校党委决定将离退休办公室分设老干部办公室和退休办公室。
10
月8日
由我国48家报社53名记者组成的全国新闻采访团来校采访,并进行了报道。
10
月10日
中顾委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校务委员会主任陆定一同志回校视察。陆老在讲话中,热情希望交大师生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重视理论与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传授,热情支持改革,积极参加改革,把西安交通大学的各项工作搞上去。
10
月14日
学校为中心楼东西16个梯形教室配备电教设备,同时,建立了一批电化专用教室。
10
月17日
首批军训学生归来,国家教委来电对西安交大军训师生表示祝贺,参加军训的600余名学生冒雨向领导和全校师生进行了汇报表演。
10
月24日
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长和总干事会议在北方交通大学召开。会议由总会会长史维祥主持。会议通过“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计划”。
10
月25日
为期6天的国家教委外国教材中心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西安交大举行。
10
月26日
史维祥校长前往日本参加由东京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日大学校长会议,交流中日两国高等学校办学的经验。
10
月26日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郑小瑛来校作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欣赏讲座。
10月 西安交大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
11
月1日
设立“青年教师自然科学基金”,始筹资金30万元。
11
月5日
国家教育委员会硕士生入学考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讨论会在西安交大举行。
11
月7日
全国计算机软件教材编审扩大会议在西安交大召开。议定了“七五”期间计算机软件教材的编写计划。在18本计划著作中,西安交大承担3本。
11
月10日
学校设立“社会科学基金”。
11
月26日
中国女篮队长邱晨为学生作题为“运动员生涯”的报告。
11
月27日
高技术功能陶瓷专家座谈会在西安交大召开。姚熹教授受国家教委委托主持会议,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工学院等8所高等院校的15名教授、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推举姚熹教授为“高技术功能陶瓷”项目负责人,并确定了主攻方向和三级课题的主要内容。
11
月28日
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及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史维祥校长作的“发扬传统、坚持改革、从严治校,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11月 在武汉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发明展览会上,经中国发明协会评选,西安交大获2项成果奖。在陕西省举办的发明展览会上,西安交大获得4项优秀奖。
11月 《瞭望》杂志1986年第21期刊登“大西北的灿烂明珠――西安交通大学”一文,称赞“西安交大是西北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人们相信,这颗明珠在开发、建设大西北的历史进程中,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12
月3日
美国社会学博士、汉学家葛·苏珊女士来校参加由人口研究所举办的“女性与发展研讨会”,会期3周。这是执行联合国人口活动项目所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共有20人参加。
12
月4日
交大校友、美国ABC数字电子仪表公司总经理郑国宾和中国投资公司经理温观生来校访问,并向图书馆捐赠3 000余册珍贵杂志。
12
月11日
东方汽轮机厂代表团来校访问,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书。确定1987年第一批科研合作项目8项,科研合作意向项目8项。
12
月22日
美国波士顿学院化学系教授、全美华人协会主席潘毓刚先生应邀来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和讲学。学校聘潘毓刚先生为名誉教授。
12
月22日
国际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西安交大兼职教授罗元铮向师生作题为“全面开放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
12
月29日
经批准,嵇醒、陈世坤、张祉佑、史维祥、吴励坚、涂铭旌、许晋源提升为教授,提升时间从
1982年
12月
4日
算起。孙启宏、胡保生、姚熹提升为教授,提升时间从
1982年
8月
17日
算起。
12
月29日
本年起恢复教师等系列职务聘任评审工作。经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了具有教授、研究员任职资格的教师43名,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任职资格的教师104名。其中年龄最小的为36岁。按规定,第一批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提升时间从
1985年
6月
1日
起计算。
本年 共接待了31个国家、地区及世界组织的1 200多人次的来访人员和讲学人员。国际交往日益密切。
年底 在校学生本科生8 271人,专科生1082人,研究生1 843人(其中博士生151人),夜大、函授生1 140人。全校教职工5 009人,校本部教职工3 553人,其中专任教师1 577人(教授85人,副教授397人)。本年毕业本专科生2 036人,其中毕业本科学生1 671人,有227人获硕士学位,有6人获博士学位,毕业研究生32人。全校设54个专业。
本年底 33个学科、专业有
权授予
博士学位,71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173人。
本年 国家基建拨款1 901万元。开工面积68
052
平方米
,竣工面积18
182
平方米
。竣工的主要工程有西教学楼、1300大教室、2幢教工宿舍和2幢学生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