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
南洋公学(西安交通大学前身)是近代中国设立最早的大学之一,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创办初期,为了加强校友之间以及校友和母校的联系,1910年4月,本校校友雷奋、杨廷栋、傅伟平、吴馨、穆湘瑶、黄炎培、沈庆鸿、张世揆等发起组织同学会(即校友会),定名为“南洋公学同学会”,设总会于上海,同时在北京、苏州、美国、法国等设立分会,首批会员338名。后来,南京、武汉、济南、青岛、天津、广州、杭州等地先后成立分会,“分会之特捐,交纳总会,储做母校建筑基金”。这是本校校友会的最初来历。
南洋公学同学会成立后,密切关注本校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为了更进一步加强校友之间的讯息沟通,1915年春,同学会出版了会刊《南洋》,目的在于使散居海内外的本校校友“踪迹之变迁得以互悉,即音问得以无误。”同时还可以了解当时各位校友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最新学问进展。关于《南洋》的创办情况和作用,时任校长的唐文治先生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在为《南洋》的题词中说道:“今日之世,其人心道德存亡之秋乎。自科举废,学校兴,欧化浸入,负笈重洋者,累轨连踵,而能得其精蕴实用,利国福民者何鲜也。学校林立矣,英才济济,而成效卓著为社会崇仰者又何鲜也。吾校创设最早,留学生遍东西诸大邦,朝野上下、各部各省,莫不有吾同学事业诸君子。社会崇仰同学,因亦崇仰吾校。……今同学会杂志发刊,余知必能阐明中西圣哲之义理,科学之微奥,以饷我学界,行见风行海内外,振聋发聩,廉顽立懦,以维持一世之人心道德,岂仅交换智识、联络感情而已也。”唐校长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南洋》不仅仅成为校友们和母校密切联系的桥梁,更是各位学友探讨科学真理、科学救国的重要理论阵地。
上一篇:《交通大学日刊》简介
下一篇:档案馆藏严复译著《支那教案论》原稿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老图书馆东侧一楼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