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0日下午,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朱继洲教授将自己从事教育教学及教师发展研究,发表在重要期刊的一批论文原件,以及全部论文的电子版捐赠给档案馆。这批研究成果共计56篇(本),发表的时间跨度从1985年到2017年,主要内容分为:《大西北的灿烂明珠-西安交通大学》(90、100、110以及120周年校庆的4篇纪念文章),《发扬交大传统、搞好教学改革》,《高等教育评估》,《加强学科建设,培育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建设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西迁精神》,《高等学校教学督导》,《高等学校教师发展》,《校史随笔》等9大专题。朱继洲老师将多年来珍藏着的论文期刊原件,及全部论文的电子文稿细心分类整理、编号,列出汇总目录清单,赠送给校档案馆,并为档案馆工作人员讲解为学校撰写这批教育教学成果的时代背景和发表情况。
朱继洲老师给档案馆同志讲解论文写作背景
朱继洲教授1935年5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1952年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1956年7月毕业后,分配在机械制造工艺教研室工作,1958年9月随学校最后一批人员从上海内迁西安,随即调入新成立的工程物理系,参与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现核工程与核技术系)的创建,并一直从事核反应堆安全教学、科研工作。时光荏苒,朱老师从懵懂少年到耄耋老者,已在交通大学学习、工作了65个春秋。
1985年服从学校要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需要,到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兼职“双肩挑”,代表学校参与教育部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工作,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后教育部领导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改革,开拓高等学校课程评估以及学校评估,和交通大学校史研究等诸多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以及为宣传发扬老交大传统、推动教学改革,搞活人才培养过程,撰写了40多篇高水平的教学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瞭望》、《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杂志上。在所捐赠的文物原件中,有一本由朱继洲教授负责起草的《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自评报告》清样本(1995年11月);并以“西安交通大学”的名义,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上的“创一流本科教育,建一流社会主义大学”一文。
2002年5月至2008年底,朱继洲教授又担任了第一届、第二届校教育质量督导专家组组长,撰写了“开展高等学校教学督导的作用与定位”、“因校制宜建立督导模式”等3篇论文,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江苏高教》等刊物上。2011年,学校党委按教育部要求决定组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朱继洲教授受聘为专家工作组成员,他又与专家们一起,在《中国大学教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7篇论文。
朱继洲老师捐赠给档案馆的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
档案馆领导和工作人员非常重视交大人捐赠档案的管理工作,计划作好接收有关学校文物的同时,要为捐赠人建立人物专辑档案。在整理和接收这批资料的过程中,档案馆工作人员被朱老师身上体现出的老交大人严谨、细致、认真的传统作风深深折服。我们期待更多的离退休教职员工将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档案资料、图片、实物捐赠给档案馆,我们将采取“尊重捐赠意愿、专门建档、利用自由”的原则,妥善科学保管,为丰富和保存我校档案历史,为“思想交大”、“文化交大”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