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我校创建商务专科,自此开启高等教育的办学历程。继而开办铁路、电机、航海和铁道管理等专科,至1921年组建交通大学之前,我校已开办三个专科,初具工科大学规模。与南洋公学初创新式教育时期相比,该时段教师队伍又出现一些新特点。
据史料记载,截至1917年底,我校共有教员32人(不含附小10人),其中,外教10人,占比近3成;拥有海外高等学位者17人,超过5成,如不算国文教员(5人),则超过6成;硕士及其以上者6人,超过2成;这说明,与南洋公学时期不同,此阶段我校教员以外教和拥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为主,而且学历层次有高端化倾向。土木和电机科专业教员有10人(含化学与物理),外教有7人,且均出自康斯威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专科科长均由外教出任。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校专科建设主要仰靠外教,以美国知名高等工业大学为主,学缘接近,知识体系较完整。非公共课教员中,西文7人(英文5人、法文2人),其中4人拥有海外学位;国文5人均获功名,中西文教员接近四成,说明学校十分注重中西文教育。1916年学校规定附中教材除国文外,其余均采用西方原版教材。按4年一聘期(当时外教合同为1-2年)计算,共有14人任期多于4年,超过4成,多于2年者27人,超过8成。这说明此时段我校教员队伍总体状况稳定,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我校教员已完成更新。下面结合铁路和电机①专科具体分析我校教员队伍特点:
铁路科(后改为土木)1907年成立,至1920年,先后有教员16人,其中外教7人,接近5成。其余9人皆有海外高等学位;硕士及其以上者5人(其中4人系本国籍),超过3成,本校毕(肄)业者6人,接近4成,另有北洋大学堂2人。
电机科(后改电气机械)1908年创建,至1920年,先后有教员14人,其中外教5人,超过3成,其余9位皆有海外知名高校学位。硕士及以上者6人,接近5成,且均为本国籍,本校毕(肄)业者5人,超过3成。
就铁路和电机科情况而言,自创立起,所有教员均选聘拥有海外高等学校学位者,外教虽为专业教员骨干,我国培养教员已超过6成,且其中大部分(近6成)为硕士以上学位,成为学校专业教员主体。在本国籍教员中,我校自行培养人才已超过6成,为本国籍教员之主力。
究其原因,我校始创工科,国内并无经验可资,唯有学习西方,特别是美国。这就要求专业教育必须以外教为骨干,其余人员亦必须有系统接受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经历;其二,公学时期为培养师资,已派留学生出国,如李复几等人,皆为此时期教员之主力。而为充分掌握西方工程技术,我国留学生往往选择做研究生方式,李即为国人获得国外博士学位第一人;其三,经过20年发展,我校办学已走上正规,教师队伍状况总体比较稳定。我校工科办学虽仰赖但不盲目于西人,注重中西文是我校传统,唐文治掌校后,此传统再蒙强化,加之推重国学与工程教育相结合,二者已成我校办学特色。
注① 商科、航海科存在时间短,铁路管理科刚刚成立不足两年,此处不做分析。
参考文献:《交通大学校史》(190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