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历史进程的新时期。沐浴改革春风,西安交大围绕教学、科研这两个中心任务,转变观念、锐意进取,展现出新时期的新风貌。一些数字的记载和变化,便成为历史发展的见证。
遵循规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学生规模上,恢复高考制度后,1978年招收1977级、1978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共3500余人,是历年来招收学生最多的一年。至1985年,国家把西安交大列入“七五”重点建设项目之时,全校在校生已突破万人。
专业设置方面,根据国家需要、科学发展和学校条件,自1978年起进行专业调整工作,逐步设置新兴学科、恢复理科建设,加强基础理论教学。1979年7月恢复成立数学系和工程力学系;1981年春恢复成立管理工程系;1981年10月成立社会科学课程部;1984年率先成立研究生院、管理学院。至1985年全校已设有18个系,47个专业,14个研究所,从而实现了我校由机电为主兼有少数理科的工科大学,向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转变。
教材编写方面,在全国恢复教材编审工作以后,我校承担了金属材料热处理等10个专业教材编审的主要组织工作。至1985年共编写出教材337种(357册),自编讲义492种(577册),在第一、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选中,有11种教材获奖,其中获国家特优奖1种,国家优秀奖10种,位列全国工科院校前茅。
立足西北,科研面向全国经济建设主战场
1978年,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在会上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这次会议的召开,使全校师生深受鼓舞,科研工作在调整和恢复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至1984年底,全校建有金属材料及强度、系统工程等12个研究所、研究室,建立起一支由440人组成的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形成了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
1984年11月,教育部公布直属高校单项年经济效益百万元以上的科技成果90项,合计经济效益5亿元,其中我校共有10项,年经济效益达1.27亿元。同月,《中国教育报》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经济建设——西安交大提供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题,报道迁校以来,学校已完成科研任务1200多项,取得重大和重要成果272项,其中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25项,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202项。
学校在协助解决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对陕西省、西安市各区县的中、小企业发展也尽力支持。至1984年底,在与陕西省有关厂矿企业开展科技协作中,已转让、推广的成果达100项,不但帮助一些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打开了生产新局面,也使有些濒于停产关闭的企业得以起死回生,对地区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上所列数字,也许远不能与现之成果同日而语,但作为经历“文革”岁月之后,学校办学成绩的一些体现,想必当时也是颇令师生鼓舞的。
参考资料:西安交通大学校史(1959-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