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衷心拥护少年班制度的,这个制度让我提前6年上了大学。在任何领域无论国内国外,年龄优势在竞争中都是很有利的。少年班学生绝对不是像某些人传说的那样过着暗无天日、拔苗助长、心理变态的生活,相反,我的中学大学生活都很快乐。”这段话来自于我校少年班1989级校友陈曦,他13岁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总统科学奖获得者。
1984年8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籍学者丁肇中教授时谈到:“少年班很见效,也是破格提拔,其他几个大学都应办少年班,不知办了没有。至少北大、清华、交大、复旦应办一点少年班。”根据邓小平同志谈话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西安交通大学决定自1985年起试办“工科少年班”。当时全国共有13所高校开办少年班,时至今日,仅有我校和中国科大两家。
1985年我校工科少年班正式开班,共招收16周岁以下成绩优秀或智力超群、身体健康的学生30人,在校期间通过必要的淘汰和筛选进行培养,合格的进入教改班,加快成才。达不到培养要求的,自由选择专业,按本科生培养。
少年班的课堂上,多是启发与实践的自主化学习。少年班课程内容少而精,教材大多是任课教师呕心沥血原创编写的,更有当代最新成就的高质量中外教材,甚至外文原版教材。
任课教师对少年班的培养也倾注了全部心血,第一届少年大学生难免骄傲自满,数学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谦虚的态度,布置了一次独立作业,题目难度不大,但很活,满分120分的题目全班平均分只有45分,当头一棒后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觉开始练习、总结。
为了训练学生的耐心和基本功,任课教师坚决退回错误的作业,直到做对。一位学生一连重复做了六次才正确。但他对此深有感触,决心一定要改掉速度快但粗心的毛病。
语文老师通过布置作文《谈我喜爱(不喜爱)的课程》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高写作能力、听取培养意见。提起上语文课,学生们都十分欢喜,“既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又能扩大知识面、锻炼写作能力,这样的课咋能不喜欢。”
少年班学生总愿按高标准去尝试,不愿降低要求应付差事。比如在一次数学课的独立作业中,解一道国际数学竞赛题,学生们不以解出答案为满足,而着力于探求解题的优化途径。在课堂上,学生们提出了十一种解题方法,其中一种简便又巧妙的独特解法,使富有经验的数学老师也为之赞叹。
如今,西安交大少年班创办已30年,实际证明,这是培养拔尖人才行之有效的方式。有研究表明,平均每1000名在校大学生中未来可出现1名教授,而迄今少年班走出的700多名学生中,有20多人在世界一流大学担任教授和终身教授,80%以上人员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活跃于国内外科研机构、经济、文化等领域。其中耳熟能详者,如陈曦,MIT《科技回顾》推选出的全球前35位科技创新前沿女性代表郑海涛,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得者马捷,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晋柏,电影《少年班》导演肖洋等等均曾在我校少年班就读。
参考文献:西交档1985年第72卷;1986年第99卷、119卷。
《百年淬厉电光开》,贾箭鸣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