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灯光洒在整洁的大学生宿舍里,洒在放满书籍和笔记本的长方形桌案上。
虽说他们带上“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徽也有一个多月了,但一开口还是孩子般的质朴可爱:“前天早晨,我们是在被窝里听到钱学森同志获国家杰出科学家称号消息的。当时,大家都激动得再也睡不着了,静静地听着电台播间员那悦耳的声音。”
“钱学森同志得到这么高的荣誉当之无愧。我在上中学时就知道钱学森同志对国家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他的爱国精神更是有口皆碑。”严蓬满怀敬意地说。
“给钱学森同志的颁奖仪式这样隆重,有这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国的科技兴国意识。党和政府正在优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环境。”王振超接过了话茬儿。
倪永凯,一位来自安徽的小伙子,坦率地道出了心里话:“党中央对知识分子如此重视,给基层的各级领导带了个好头。钱学森同志是国内外闻名的科学家,但基层还有许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科学家,比如我们家乡那里就有不少农业科学家长年累月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他们同样是令人敬佩的。基层领导也要对他们的工作、生活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刘晓勇和高承禺颇有同感:“这些年,电视台的‘座上客’大多是歌星、影星,报告文学大多也喜欢写企业家,但是,对科学家宣传得太少了。科学不容易出名,年轻人对科学家的成长道路和工作业绩更是了解甚少。我们小时候觉得科学家非常伟大,但现在这种感觉反而淡化了,这和舆论宣传不无关系。”
何方是中文系91级的班长,他思考着说:“钱学森同志身上最可贵的是严肃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民族气节,这是大学生们主要学习的方面。现在,对大学业生不仅应强调献身科学,更要强调献身祖国。”
严蓬说:“钱学森同志给我们树起了一面旗帜,他走过的道路说明:立足国内也能成才。如果大学生们都象他那样为国奋进,何愁国家不兴,何愁中华民族不兴。”……
大学生们的心弦被拨动了,他们滔滔不绝地倾诉着年轻一代的爱国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