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孙学中)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喜讯传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全体科技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对这位杰出人物表示由衷的尊敬和爱戴。
该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李一鸣深情地说,钱学森是中国导弹、火箭技术的元勋。中国航天事业创建时,只有一百多名大学生,二十几名研究人员。在大家都不懂导弹技术的情况下,钱老在组织领导研究开发工作的同时,亲自给大家系统讲授《导弹概论》等知识,亲自抓业务学习。那时,从发展规划、目标任务、预先研究到组织体制、机构设备等等,钱老都花费了巨大的心血。
新任“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范士合回顾了钱学森研究确定“长征三号”氢氧发动机低温技术研制方案所表现出的胆识,对钱老表示由衷敬佩。他说,35年来,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都与钱老打下的扎实基础直接相关。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对知识分子的亲切关怀,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
被钱学森亲自点名调到航天战线的老专家郑元熙激动地说,钱老对技术方向抓得准,技术关键抓得狠。我从钱老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我能够取得点滴成绩是与他当年的指导与教诲分不开的。
1958年由苏联莫斯科精细化工学院毕业回国投身于航天事业的专家王曼霞回忆了钱老对航天材料工艺工作的关心、指导和支持。钱老曾经风趣地说:“炒菜必先备好料,不能什么都没有,就想现炒现吃。材料工艺一定要搞好预先研究,让设计去挑选。”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们解决一批又一批预研课题,攻下一个又一个工艺难关,保证了导弹、火箭顺利上天。
高级工程师高仲华是1956年航天事业创建时最年轻的一名大学生。他回忆:当时我对导弹一点儿也不懂,是钱老手把手地教我。有一次,我设计上出了差错,钱老不仅没有批评,反而用幽默的语言启发引导我。当年我才22岁,35年过去了,可这件事我总是忘不了。
高级工程师米克勤从事航天事业30年来,一直把钱老视为楷模。她回忆60年代一次到西北戈壁发射靶场执行任务与钱老接触时的情景,激动地说,在当时很艰苦的条件下,钱老始终和大家打成一片,发射前领着我们多次进行“事故预想”,工作周到细致,从而确保了这次导弹发射的成功。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合乎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心愿。
在航天事业创建35周年前夕被评选为“航天十佳科技青年”之一的青年高级工程师张庆伟感受最深的是钱老崇高的民族气节,认为这对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是最有启发和教益的。他表示,要继承和发展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所开创的事业,努力接好航天科学技术班和航天传统精神班,使我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