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民国十五年)
年初 南洋大学第一届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成立。成员是:张永和、陆定一、费振东、竺廷璋(祝百英),张永和任党、团支部书记。
1月3日 凌鸿勋在同学会年会上作校务工作报告。陈述上任一年来时局的多变,办学的艰难,呼吁共同努力为建校30周年献礼。
1月3日 本校与复旦等8所大学联合致电外交部,敦促抓紧处理“五卅”惨案事。
1月 《南洋季刊》创刊,由南洋大学出版部、南洋大学同学会发行。创刊号刊载有柴福源的“本校大事记”等纪念文章。赵祖康为总编辑。
2月 中共南洋大学支部党员发展到10人。学校进步势力增强。
3月12日 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一周年大会。郭沫若作题为“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演讲。
3月 陆定一在《南洋》周刊第8卷第1号上发表两篇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文章。
4月28日 校务会议商定学生停学办法,并决定中学学制改初、高中各为3年。
4月 凌鸿勋呈文交通部总、次长,拟自下学期起,按照教育部新制,大学附设高级、初级中学和后期高小3个部。初、高中均3年毕业,高小2年毕业。
5月14日 举行全校英语演说决赛。大学部学生邱褚联获第一名。
5月 为发展本校工业教育,由张元济、唐文治、蔡元培等11人发起拟募捐5万元建筑工业馆一座。
6月30日 举行毕业典礼。应届电机科毕业学生梁兴贵、陆定一等32人,机械科毕业学生吴国桢等21人,铁路管理科毕业学生薛椿荫等35人。
陆定一(1906~1996) 1918年考入附中,1922年考入电机科,1926年毕业。曾任中共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八届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文化部部长、中共中央文教小组组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84~1996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
6月 交通部批准本校中、小学改行新学制,即初、高中各为3年,高小为2年。
7月3日 校方召开审查学生品行会议。以违反校规为由开除张永和等学生52名,其中有中共党员7名。被开除学生发表“告本校同学书”,呼吁声援。
7月 设立“工业研究所”,校长、教务长任正、副所长,为研究高深学术,促进科学及技术实验的专门机构。经费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拨款补助。此为国内最早设立的大学研究所。
7月 中共法租界支部委派张永和、陆定一、肖之谦组织干事会,领导南洋大学共产党、青年团及国民党组织。
8月17日 校长向交通部呈报一年来学校情况及今后工作方针。报告强调,由于时局影响,本校所赖以维持的指定路、电部门按月拨款遂告无着。办学经费极缺,教职员薪水已欠发3个月。“国事纷纭,群言淆乱”,学风也渐趋浮动。
9月 交通部批准派应届各科毕业生赴各地实习。
10月4日 北京政府孙传芳督办发函本校,禁止集会游行,“毋得故违禁令”。
10月9日 《南洋大学30周年纪念征文集》出版,系精装八开本。由叶恭绰题写刊名,唐文治及凌鸿勋分别作序,登载了著名校友的纪念文章共40篇,评价“南洋大学为我国新式教育之前驱”。
10月9日 举行3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同时举办工业展览会至17日闭幕。国内外有101家单位参展,观众达5万余人,为全国之首创。普遍称誉“教学设备之完善,规模之宏大,在全国工业大学中无匹敌者。”
10月26日 交通部批准派上届电机科毕业学生潘世宜、机械科毕业学生杨恒,应届毕业学生电机科梁兴贵、铁路管理科薛椿荫等4人赴美留学。
10月28日 成立行政委员会,由校长、教务长,各科科长、附属中、小学主任、评议会主席组成,校长任主席,并制订了“南洋大学行政委员会章程”,该委员会为辅助校长的行政机构。设“评议会”,评议会为行政咨询机构,吴玉麟任评议会主席。
10月 工业展览会结束后,有25个厂家为学校赠送147件展品,有电机、机械、五金工具等,充实了学校的实验设备。
11月下旬 南洋学会召开全体会员大会,通过新订章程。南洋学会自1915年成立以来坚持开展娱乐、体育、演说、辩论及多种学术活动,出版刊物。至1926年会员已达790人。
本年 学校自第二次改组以来,师生人数增加较快,全年经费需32万余元,但收入连年减少,每年所到款不足20万,以至连续数月无力支付教职工薪金。
自改大学以后,为提倡学术、便于教学,所有教授自编讲义,由图书馆印行,学术著作很多。不少讲义被其他学校所采用。所出刊物也独树一帜,影响较大者先后有各种科学杂志、学生杂志、同学会杂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