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1月5日 重庆分校第一次校务会议议决:因学校规模尚小,合并教务、总务、训导3个处。
1月16日 重庆国民政府发起“一元献机运动”,分校全校学生踊跃捐献。
2月12日 李熙谋到分校任教务长。
3月31日 交通大学同学总会宣告成立,会址设在重庆九龙坡。“交通大学同学会简章”共24条,以联络感情,砥砺学行为宗旨。
4月14日 重庆分校第四次校务会议通过“国立交通大学分校组织大纲”。大纲分5章共29条,确定先设工学院的电机、机械、土木工程等系,以后增设理学院和管理学院。
4月23日 分校教务会议修改部分课程设置,为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将物理课安排由2学期改为3学期,每学期3个学分,每周4小时。
6月9日 重庆分校呈文教育部申请设立航空工程系,7月教育部批文准予成立,由曹鹤荪任系主任,因曹赴美考察,系务由季文美担任。
6月20日 上海本部教务会议讨论学分制,规定“凡修满学年总分2/3以上,而上学年度应有的学分已全部及格者得予升级”。
6月 上海本部理学院、管理学院、工学院应届毕业学生168人。
8月8日 接国民政府教育部训令:“交通大学即行由沪迁渝,该分校并入办理,迁渝后设土木、电机、机械、航空、管理5系,改为交通大学本部,……电黎校长即日来渝主持校务,黎未来渝前所有筹备事宜指定该分校主任负责处理……。”令吴保丰负责筹备工作,并任命了本部教务长李熙谋、总务长陈湖、训导长柴志明。
8月10日 重庆本部(以下简称“渝校”)召开第一次招生工作会议,组成招生委员会,设正、副主任2人,分设试务、事务、文书、会计等组、制定招生简单。决定一年级新生由全国国立大学联合招生委员会统一招收,二三年级转学生由本校自招。插班生电、机二三年级各10名;土、航二年级各20名。
8月25~29日 渝校进行招生报名。一年级招电机、机械、土木、航空、管理等专业。9月1~3日举行招生考试。
8月 交大新校舍在重庆九龙坡建成。有礼堂和办公室一幢、教室两幢、男生宿舍两幢,女生宿舍6间、教职员宿舍13座,以及操场、饭厅等。
8月 汪伪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上海本部(以下简称“沪校”),校名由“私立南洋大学”改为“国立交通大学”。由张廷金任校长,接受汪伪教育部管辖。沪校师生纷纷离沪去渝。黎照寰校长及钟伟成、沈奏廷、谭炳勋、李谦若、胡端行、陈石英、吴清友等一批知名教授愤然辞职。
暑假 渝校54名学生分配到14个工厂实习。学校规定:实习期满每人需作1 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作加读学分。
渝校向教育部申请为由沪来渝学生每人补发1 500元旅费。
沪校师生来渝时,沿途受到各地交通部门的热情支持和资助。仅9月份湖南电政局垫付交大师生旅费约20 000元。
9月7日 沪校派毕业生王安、杨天一等赴英国实习。
10月14日 国民政府教育部为渝校颁发“国立交通大学”正式关防(印章)。
10月17日 国民政府教育部令:交大重庆分部改为本部;准黎照寰辞去校长职务;任命吴保丰代理国立交通大学校长。
吴保丰(1899~1963) 江苏昆山人,192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科,1924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1942年10月~1947年7月任交通大学渝校代理校长、校长,为渝校的建立和发展,为抗战胜利后交通大学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10月中旬 小龙坎分校迁至九龙坡新校址,建成了重庆交通大学本部。
10月 渝校校务行政班子组成人员有:代理校长吴保丰,教务长李熙谋、训导长蒋默掀、总务长陈湖,管理系主任徐承燠、电机系主任倪俊、土木系主任薛次辛、机械系主任柴志明、航空系代主任曹鹤荪。
11月1日 渝校在新校址正式上课。
11月28日 渝校教务会议讨论恢复教学质量的措施,要求切实把好国文、英文质量关,对新生实行补习制,对借读生进行考试。确定渝校教务方针为注重基本训练,注重能力培养。
12月 渝校陆续成立电机学会、机械学会、土木学会、管理学会。各学会补助活动费200元。
12月 渝校发展很快,教职员80人。教员数由上半年25人增至65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8人,正、副教授平均年龄37﹒1岁。特约教授11人。在校学生490人,其中一年级255人,二年级131人,三年级88人,四年级16人。后陆续又有增加。
本年 上海地下党建立“技术家协会”的进步组织。沪校地下党员钦舟、宋名适、仇启、葛一飞、闵叔芬、吴仲仪等参加了“技协”的领导工作。交大同学参加了该会活动。学生程文祺、许铎等在技协活动中被吸收参加中国共产党。
本年 渝校制订了“国立交通大学学生请假规则”、“学生借书规则”等规章。
本年 唐、平两院自抗战初相继内迁,1938年在湖南湘潭复课,第二年移至贵州平越,至1942年始改名交通大学贵州分校,设土木、矿冶、铁道管理3个系,有教师50余人,学生8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