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1月6日 黎照寰校长呈函教育部长陈立夫,报告沪地日伪组织已成立,随时可能派员接收交大,提出:由教职员组成维持委员会或保管委员会;由校友组成董事会维持;暂请美人福开森主持;暂交国际代管等4项应变措施。
1月10日 钟伟成院长汇报赴南京要求内迁经过。教育部不同意交大内迁。
1月27日 校务会议修改章程,本会议增加教务长、各学院教授、副教授的代表1人等成员。并报教育部备案。
2月11日 学校派钟伟成赴南京请批发去年11月以来经费,奔走8天,始允汇11月经费。教育部长陈立夫托病不见。
2月14日 黎照寰校长急函教育、交通两部,请求即发去年11月以后经费;以及形势险恶,为保护学校不被日伪接收,拟将本校改为公立,成立董事会,由教职员3人、校友3人、各界人士3人、教育部、交通部各1人共11人组成,校长由董事会推选。并附公立宣言草稿。
2月24日 教育部长陈立夫复黎照寰14日函:“学校名义至不得已时可改公立或私立,但组织不变”。
3月7日 交通部部长张嘉璈复黎照寰14日函:“改公立可以,校长勿推选外人”;交通部同意学校内迁,已在广西借到校址,但教育部仍不允许。
4月17日 日本人将徐家汇校舍交“同文书院”占用,将校门上“交通大学”匾额除下,悬挂“东亚同文书院”,内部房屋任意拆卸改造,器用杂物均被运走或被烧毁。
4月 图书馆迁借震旦大学新厦东西五楼,有图书82 549册。
5月10日 教育、交通两部部长来函:“不得改私立”;要求呈报董事会章程。
6月28日 教育部高教司和交通部分别来函,组织董事会“碍难照准”。
6月 理学院、管理学院、工学院应届毕业学生131人。
7月28日 招收新生报名截止。本年招收新生120人,上海报名570人,香港报名114人。另代招后方国立各院校新生,报名231人,统由交大筹办考试。
8月15日 经济部重组“工业标准委员会”,来函要求交大选派专家1~2名为代表。黎照寰校长推荐茅以升、徐名材2位教授参加。
8月25日 录取新生108名,备取28名,准时开学上课;设置战区学生贷金委员会,帮助沦陷区学生完成学业。
9月3日 租界当局颁布命令,要求学校申报课程设置等,不许搞“扰乱公共秩序之宣传。”
9月17日 机械系毕业生史家宜考取公费留英出国。
9月24日 教务会议确定新校歌词谱;为适应抗战形势,制订借读生暂行办法;贯彻教育部指令,实施导师制:学生15人为一组,由校长聘请正、副教授、专任讲师75人担任学生导师,指定训育长为主任导师。唐文治被中文系特聘为特约导师。
10月17日 黎照寰校长致函教育部长请求辞职,并请速拨发所欠学校7月份以来的经费,以救燃眉之急。
11月 应届毕业学生陆续分配,绝大部分分配内地后方工作。由于交通阻隔,部分毕业生未能报到。电机系毕业生周建南、孙友余、孙俊人3人投奔革命。经周恩来介绍去延安。(新中国成立后3人分别担任机械工业部门的正、副部长。)
12月 在经费和环境困难的情况下,学校仍联系法商电车公司等单位供学生参观、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