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 交大(西安校区)举行第一次教学法讨论会,约有200人参加。
1月9日 交大(上海校区)工会、团委、学生会联合发出倡议,在学校迁离上海之前,发起向上海人民进行告别活动,以感谢上海人民60年来对学校的关怀和支持。告别活动将从寒假起陆续进行。
1月中旬 交大(西安校区)新建的标准运动场竣工。
1月25日 校委会讨论通过“1956~1957年第二学期工作任务”,指出:第二批迁校任务比第一批迁校任务更为艰巨。上海和西安两地,必须加强联系,紧密配合,做好各项工作。
2月20日 校委会决定成立迁校办公室,并讨论通过了“迁校办公室组织条例”和“有关迁校工作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
2月26日 校委会扩大会议通过了第二学期工作任务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基本建设,作好第二批搬迁的组织准备工作。
2月 学校制定1957年科研计划,包括19个专业教研组的99个课题,参加科研的教师共147人。
3月1日 《交大》校刊发表“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完成搬迁、办好学校”的社论。
3月21日 校委会作出本年迁校工作的安排,规定4月份以前作好准备,做好思想工作。5~8月为迁运时期,重点作好教学设备的迁运。至4月,迁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3月 根据中苏、中德、中捷文化合作计划,交大分别和苏联莫洛托夫动力学院、民主德国德累斯顿高等工业学校和捷克布拉格工业技术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3月 乐振祥随同上海市体操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17个大城市体操单项比赛,并荣获男子跳马冠军。
3月 《交通大学学报》第一期正式出版。
4月中旬 两地师生分别听取中共中央宣传工作会议和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精神传达。和全国一样,交大开始“大鸣大放”。
4月15日 校党委扩大会议要求对群众“放”出来的意见组织专门小组进行研究。校常委会决定成立5人小组,成员是:陈大燮、郑家俊、程孝刚、钟兆琳、邓旭初。
4月20~27日 交大(上海校区)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原计划要动员全校掀起迁校工作的热潮。但会上对于迁校问题意见分歧很大,有的认为迁校不正确,有的认为迁校正确,有的主张在西安设分校,有的提出应该缓迁等。交大(西安校区)教职工、学生在“鸣放”中对于迁校问题同样出现了分歧。
4月21日 校党委举行扩大会议。彭康校长传达了高教部杨秀峰部长的电话内容,提出对迁校问题也欢迎“鸣放”。
4月28日 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5人小组提出的方案。
4月 高教部批准交大从下学期开始新增设应用数学、工程力学、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4个专业和工程物理系。
4月 校人事处公布“关于实验员的若干规定”,规定将实验员分为助理实验员、实验员、副高级实验员、高级实验员。
5月6~8日 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5人小组提出的方案。交大(西安校区)4位教师代表和高教部刘皑风副部长也到上海出席会议。5人小组提出:全部迁回上海、全部迁西安、在西安设分校、在上海设分校和现有的交大、航院、南洋、西动4校统筹在上海、西安设两校5个方案。与会人员大部分不同意迁校。
5月7日 交大(西安校区)分党委召开师生座谈会,就迁校问题展开“争鸣”。
5月9日 交大(西安校区)的学生贴出大字报说,西安动力学院要与交大已来西安的部分合并,仍留上海的部分不迁,致使不少学生情绪激动。苏庄副校长陪同陕西省、西安市领导同志到现场做广播讲话解释。
5月10~11日 交大(西安校区)召开第十届二次学代会,大多数学生代表发言认为迁校不正确。
5月14日 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第二次讨论迁校方案。
5月中、上旬 在鸣放中许多师生认为交大以不迁为宜,反对设立新校和分校,反对交大分裂。
5月18日 彭康校长在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提出综合大多数人的意见:(1)根据情况的变化,现在大家认为以不迁为宜,同时西安部分有步骤地迁回;(2)高教部如果认为需在西安设一多科性工业大学,交大可进行支援。这些意见最后还需由国务院决定。
5月19日 根据高教部通知,校委会选派彭康、陈大燮、沈三多、林海明赴北京反映和讨论迁校问题。同时,西安师生员工推选殷大钧、朱荣年和职工、学生代表去京向彭康校长汇报。
5月24日 交大(上海校区)团委召开全校团员大会,庆祝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
6月3日 校党委、校行政、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再次举行联席会议,讨论如何进一步“大鸣大放”问题。
6月4日 国务院在京召开关于交通大学迁校问题的会议,周恩来总理就交通大学迁校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坚持基本全搬西安和搬回上海两大方案,又在搬回上海的大方案下,提出高、低、折中3个方案,各分析了利弊。提出要顾全大局,合理安排,支援西北的方针不能变,要求由交大师生再次讨论后报高教部决定。
6月5日 邓旭初副书记在上海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传达周总理讲话。
6月7日 苏庄副校长向交大(西安校区)教职工、学生传达周总理6月4日讲话。
6月8日 学校举行第二次全校科学讨论会,共有论文55篇,约500名来宾参加讨论会。
6月上旬 九三学社交大支社、民盟交大支部举行多次座谈讨论迁校问题。
6月15日 交大(上海校区)举行全校师生大会。高教部杨秀峰部长作关于迁校若干问题的报告。
6月20日 彭康校长在交大(上海校区)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讲了迁校的几个基本观点后表示:我个人认为如果大家同意,还是采取总理提出的第一个方案:“坚持搬西安好”。
6月22日 上海市委就交大迁校问题召开全市17个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会,一致赞成交大全部迁往西安。
6月23日 杨秀峰部长在校党委扩大会议上说,他与总理谈过关于上海、西安两地的设想意见。会上经过讨论提出“一个学校,分设西安、上海两部分”的方案。会后,学校将此方案让党内外进行充分讨论。
6月26日 郭沫若、钱学森分别致函交大,郭沫若希望交大全部西迁,钱学森希望交大师生接受党的决定。
6月29~30日 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邀请100多名师生代表参加,经过讨论绝大多数同意解决迁校问题的新方案:交大分设上海、西安两地,两部分为一个系统,统一领导。并对两地专业设置提出安排意见。
7月3日 杨秀峰部长召集交大及南洋工学院负责人举行会议,商谈两校合并问题。
7月4日 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一致通过迁校新方案。
7月5日 彭康校长在上海举行的师生员工大会上,阐明了新方案的意义,并指出了这次讨论迁校问题的主要收获,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实现这个方案。
7月6日 彭康校长及任梦林、张鸿、黄席椿、郑家俊、钟兆琳、严晙、朱麟五、张景贤、陈学俊、徐桂芳等12人飞抵西安,与西安部分师生员工一起讨论贯彻迁校新方案。
7月9日 彭康校长向交大(西安校区)师生员工大会传达迁校新方案及其意义。
7月10日 校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对反右斗争的学习作了专门讨论和安排。
7月10日 西安市委召开交大迁校座谈会,杨秀峰部长、彭康校长介绍了情况,与会发言者一致赞同新方案。
7月15日 校党委邀请工会、民主党派、各系负责人举行会议,说明开展反右派斗争的步骤。
7月22日 召开了反右斗争动员大会,接着校党委召开党员大会,各系也陆续召开大会,对党内外“右派分子”进行揭发批判。以后,在反右斗争中,错划了一大批“右派分子”,致使他们长期遭受打击迫害。
7月27日 高教部杨秀峰部长在交大(西安校区)与各教研室教职工代表座谈迁校与西北建设等问题。
7月29日 学校将“关于解决迁校问题的方案”呈报高教部。
7月31日 交大(西安校区)与西安动力学院、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组成“4校合作委员会”,彭康任主任委员。4校合作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杨秀峰部长到会讲话。西安动力学院全部,西北工学院的采矿、纺织两系,西北农学院的水利系和交大合并。
8月4日 高教部就交通大学迁校及上海、西安有关学校调整方案呈报国务院。
8月5日 彭康校长向交大(上海校区)师生员工作报告,阐明新方案的意义,指出迁校问题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8月上旬 两地交大继续开展“反右派”斗争。
8月12日 举行全校教职工“反右派”斗争小结大会。
8月20日 校党委举行扩大会议,通过“关于我校上海部分教职工统一调配的原则”,规定长期在西安或上海任职以自愿为原则,短期在西安或上海任职以统一调配为原则。
8月28日 交大(上海校区)、船院、南洋工学院3校联合委员会举行扩大会议,宣布交大(上海校区)组织机构及各级党委负责人名单,通过“对干部安排调整的意见”。宣布成立临时党委。联委会工作基本结束。
9月 根据上海市委批示精神,校党委决定深入开展整风,发动群众向党提意见,继续开展“反右派”斗争。
9月5日 周恩来总理亲笔写信给杨秀峰部长:“8月4日报告和9月4日你的来信均阅。关于交通大学解决迁校问题及上海、西安有关学校的调整方案,前已口头同意,现再正式函告批准,请即明令公布,以利进行。”
9月上旬 迁校工作积极紧张进行,教职员工和学生成批迁往西安,即将迁往西安的各实验室紧张进行拆卸、装箱、启运等工作,各种家具、用具陆续运往西安。
9月11日 交大(上海校区)召开教职工大会。彭康书记、胡辛人副书记作整风动员报告。
9月12日 国务院发出习字第110号文“关于交通大学迁校问题的批复”,同意高教部8月4日关于交通大学迁校及上海、西安有关学校的调整方案的报告。
高教部8月4日报告提出:交大分设西安、上海两地,两部分为一个系统,统一领导。西安部分完整地设置机、电方面主要专业,逐步添设新技术和理科专业,并发展成理工大学;上海部分办好机、电专业,着重提高教学质量。计西安部分设21个专业,上海部分设15个专业。教职工的调配以支援西北,保证两地教学质量为原则。并决定上海造船学院和南洋工学院与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合并;西安动力学院、西北工学院的采矿(包括地质)、纺织两系、西北农学院的水利土壤改良专业并入交大西安部分。
9月13日 二机部、高教部、电力部联合发出“关于西安地区高等工业学校部署以及成立西北工业大学问题的批复”。同意撤销西安动力学院,全部并入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同意将西北工学院及西北农学院的采矿、纺织、地质、水利土壤改良专业调入交大西安部分。
9月13日 高教部、一机部下达“关于交通大学迁校及与上海造船学院、南洋工学院合并问题的批复”。批复确定“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地,两部分为一个系统,统一领导”,西安部分设23个专业,上海部分设19个专业(包括造船类专业)。
9月15日 交大(西安部分)并校工作基本完成。
9月20日 校党委扩大会讨论即将开展的全校性整风,并成立了整风委员会。21日彭康书记向教职工作了进一步开展全校整风的报告。
9月24日 校党委决定新学期中心工作是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9月 交大(西安部分)招收新生1 354人,交大(上海部分)招收新生1 040人。
9月 大批专业课教师陆续从上海迁到西安。
10月5日 交大(西安部分)师生员工9 000余人举行开学典礼,西安市市长刘庚、中共陕西省委文教部张华莘部长等负责同志参加。苏庄副校长讲话。交大(西安部分)与西动及西工、西农部分专业合在一起,在校学生6 774人,教职工2 330人,其中教师1 100余人。设11个系,即机械制造系、动力机械制造系、电工器材制造系、电力工程系、无线电系、水利系、工程力学系、应用数学系、纺织系、采矿系、地质系,共23个专业、61个教研组。23个专业为(简称):机切、铸工、金压、金相、焊接;锅炉、涡轮、内燃、压缩、热能;电制、绝缘;发电、工企、高压;无线电;水建、水改;力学;数学;纺织;采矿;地质。
11月2日 交大(上海部分)全体学生开展红专大辩论,批判“先专后红”等观点,提倡“又红又专”。
11月13日 根据高教部修订教学计划座谈会精神,全校开始修订教学计划,减少了课时,加强了实验课和理论学习,取消全部专门化课程,增加了选修课,减少了考试周数。
12月8日 交大(西安部分)女子排球队获西安市高校排球“冠军杯”赛冠军。
12月17日 交大(西安部分)图书委员会成立,由田鸿宾任主任委员,赵富鑫任副主任委员。
本年末 交大西安、上海两部分共有学生近12 000人,教师1 973人,其中教授113人,副教授62人。交大西安部分由11个系合并为9系,23个专业,有教职工2 413人,其中教师1 083人(含教授44人,副教授30人,讲师111人)。在校学生6 881人,其中研究生17人。
本年 国务院批准交大分设两部分后,迁到西安的教师537人,占1956年底教师总人数767人的70%。1956年、1957年两届毕业的新教师,其中80%分配在西安部分工作。1956年入学新生2 133人,全部到西安报到。1954、1955两级学生2 291人陆续迁西安,占全校学生人数81.1%;至10月底图书迁移14万册,占藏书数73.9%,大部分设备也迁至西安。
本年 交大(西安部分)教育经费(不包括基建经费,下同)实际支出4 877 0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