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韩启德副委员长、李建国书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亲爱的校友、老师、同学们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从古城西安到黄埔江畔,从华夏大地到大洋彼岸,交大学子都在纪念母校的生日。此刻,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欢聚在“思源活动中心”,共庆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暨交通大学迁校50周年。各位领导、嘉宾和校友在百忙中来参加校庆的盛典活动,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今天,参加校庆活动的,还有一批特殊的校友代表,他们是当年西迁第一批从上海来到西安的学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回到母校。
在我们西安交通大学的北门,竖立着“饮水思源”的纪念碑,“思源活动中心”坐落在校园的南门旁。“思源”作为交通大学的一种特有文化,引发并启迪着进入西安交大的一切人的想象和联想。两千年前,在西安这块土地,汉武帝创办了第一所官立学府——太学,这被史学界誉为大学的源头。庄子云“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这便是“交通”一词的源头。司马迁曾在此兴奋地预祝过“欢欣交通而天下治”。斗转星移,千余年后,在欧洲先后出现了若干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一百一十年前,追寻实业救国的洋务名士,清朝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奉命在“黄浦滩头水拍天”的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辛亥革命后,富有远见卓识的数位先贤唐文治、凌鸿勋、蔡元培、叶恭绰等各领风骚掌管这座时已名扬天下的高等学府,并将其冠名交通大学,以蕴“天地交而万物通”之意。而更富历史巧合机缘的是五十年前,交通大学的主体从上海内迁到了“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里都作了土”的西安,在当年翰林院学士白居易吟咏“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的这块地方,交通大学承传了周之王范,汉之雄风,唐之神韵。
从南洋公学,到交通大学;从繁华的上海到深沉的古城;从唐文治到叶恭绰,从蔡元培到彭康,交通大学始终本着兴学强国、尚实严谨的精神,“求实学,务实业”,以育人为本,严谨办学,规范管理,完备典章;合壁中西,广揽名师,取中外教育之长;以“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为训导,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和“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深厚的大学精神和文化,使西安交通大学成为大家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往,栋梁之材辈出,享誉神州内外的知名学府。
回顾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交通大学生于国家危亡之时,长于民族复兴之际。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建设新中国,到西部大开发,交大儿女无愧于时代的需要和祖国的重托,始终以振兴国家民族为己任,或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与反动腐朽势力坚决斗争,不惜为真理献身;或在潜心科学新知、崇尚先进文化中,弘扬传统,报效祖国;或在国家需要时,义无反顾,无私奉献。
建校110年来,交通大学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医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等各类优秀人才;有二百多位学子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中国第一台发电机、无线电台、内燃机、中文打字机到国产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枚运载火箭,神舟飞船,都无不凝聚着交大学子的青春和智慧,实践着交大人科技强国的梦想,在每个时代奏响着历史的最强音。
建校110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葆有了风格鲜明的优良校风和办学特色;在探索和创建中国现代大学的历史进程中,西安交大始终是先行者。1906年交通大学开办工程教育,1908年首建电机学科。至20世纪二十年代,电、机、土木各专业臻于完备,领跑中国现代工程教育。当时任课教师多为中外硕学鸿儒,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在中国现代工业还处于朦胧期时,交通大学首开先河,设置专门研究机构,成立工业研究所,奠定了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和学术研究并举的大学教育模式。早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交通大学率先创建了理、工、管三院制,并有中文、外语两系,形成了中国现代大学学科格局,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大学学科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此时的交通大学就大力倡导“工文”结合,即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2000年,原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又与西安交通大学合并,使西安交通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始终以培养优秀人才、追求学术卓越和服务社会为使命。自1989年国家设立教学成果奖励以来,西安交大共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50项,其中特等奖3项,优秀奖和一等奖14项。西安交大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已有32种教材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安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和实践工程硕士教育,这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学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安交通大学在全国高校首家通过教学优秀评估,成为全国高校本科教育的典范。跨入新世纪,西安交通大学明确提出基础通识教育、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研究能力培养的三段式教育新模式,并在继承老交大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加强基础,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注重创新”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始终以自主创新引领科学研究。早在1959年,西安交大就参与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的全部设计和制造工作,为民族工业做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贡献。1965年周惠久院士创立的“多次冲击抗力理论”被誉为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的“五朵金花”之一。70年代,西安交通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笔图形显示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46项;1980年至今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13项,在全国高校处于前列。特别是在国家科技部公布的2005年国家科技奖励的授奖名单中,我校6项成果获奖,名列全国高校第二;去年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更创我校历史新高。为了积极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不久西安交大与陕西省共同组建了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
抚今追昔,思索未来。在隆重庆祝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时,我们不能不回顾交通大学“西迁”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1955年初,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支持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5年5月25日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迁校问题的决议”。根据当时高教部的要求:“交大在1956年,1957年两年内分批全部西迁。”在彭康校长的精心组织和领导下,1956年6月2日西迁的先遣队伍出发,8月10日第一批西迁师生员工和家属从上海徐家汇踏上西去的专列。这当中既有著名教育家、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管理职员、技术员,甚至包括有炊事员、理发师、花工等后勤服务人员。他们把自己的工厂、洋房卖掉,或捐献给国家,举家西迁;有的辞别久病的父母,只身踏上西迁的征程。他们从十里洋场,来到荒原与麦田,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恰在此时,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发表,提出要更多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交通大学西迁后,上海仍需要一所综合性的工科大学,于是沿用“南洋公学”之“南洋”二字成立上海南洋工学院,以表达上海市政府和人民对交大的怀念和留恋之情。1957年交通大学大部分已迁来西安。此时,由于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和师生中出现对西迁的讨论。当年6月4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中央各有关部领导和交大教师代表参加的会议,听取意见,并发表了关于交大迁校问题的著名讲话。1957年9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交通大学分设西安、上海两地,彭康任校长;交通大学留在上海的一部分与上海造船学院、南洋工学院合并组成交通大学上海部分。1959年7月由于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西安部分与上海部分独立为两所全国重点大学,彭康改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交通大学的西迁使西部地区出现了一所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而上海也保有了一所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随后的办学历程中,我们两所大学情同孪生兄弟,相互支持并不断成长壮大。交通大学的西迁成为国家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成功范例。
西安交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从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和关心交通大学的西迁,到曾庆红副主席关心西迁教职工的生活和工作;从上海市政府和人民积极拥护和支持交通大学西迁,到陕西省、西安市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和陕西、西安人民朴实、真诚地欢迎交通大学落户西安;正是党和政府的感召,人民的支持,交通大学的师生员工上演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把一所大学成功搬迁并发展壮大的史诗性一幕。
迁校五十年来,由彭康、苏庄、林茵如、陈吾愚、陈明焰、庄礼庭、史维祥、潘季、蒋德明、王文生、徐通模等师长分执牛耳,传承交通大学的文脉和神韵,带领师生员工五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终于使西安交通大学犹如“一丛深色花”,“移来色如故”,更加枝荣叶茂,使古城西安从此有了一所规模宏大、质量一流、在国内外享有很好声誉的国家重点大学,成为祖国西部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正如江泽民校友第三次回西安母校看望师生时所感慨:“这里苍松翠柏,环境优美,是学习的好地方。应该出科学,出智慧,出新的科学家。”这既是对西安交大过去成就的肯定,也是对西安交大未来的期望。
天道有情,地脉难老,人间沧桑,这一切是多么地耐人寻味。重温交通大学的这段西迁历史,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豪迈的激情岁月仿佛就在昨天。
今天国家正在全面推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更加显现了西安交大五十年来开发西部的光辉历程和先锋作用。此时我们更加怀念当年领导和组织实施西迁的彭康校长。
彭康校长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率先垂范,亲自踏勘校址,具体领导和组织迁校、建校,为西安交通大学建设和发展奋斗了15年之久,直至将忠骨和英雄的魂魄留在了西部。他为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趋向合理及发展壮大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事迹深深铭刻在交大人的心里,让人永远敬仰和怀念。
我国电机制造工业的开拓者,一级教授钟兆琳先生,是开发大西北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当年交大西迁中,他身体力行,把已瘫痪在床的夫人安顿在上海,孤身一人来到西安。他一生立志建设大西北,矢志不渝,并谆谆教导学生和青年教师确立献身大西北的理想。一直到他去世前不久,他还对开发大西北提出建议,临终时,要求将骨灰安放在西安,安放在他钟爱的黄土地。
一级教授陈大燮,卖掉了在上海的房产,和夫人一起来到西安,临终前,把自己辛苦工作一生的积蓄捐给学校设立奖学金。他的夫人去世后,又把陈先生留给她的生活费、医疗费也捐献给学校。他们不仅在生前而且去世后也要为自己热爱的学校做出贡献。
老花工胡全贵来西安时不到40岁,为西安交大的校园绿化事业奋斗了一生。西安交大的一草一木都留有他辛劳的汗水。他把一棵棵幼苗亲手培育成参天大树、成为点缀校园的美景。退休那年他在校园里走了一圈又一圈,最后抱着他亲手栽种的大树痛哭不已。他实在舍不得离开校园绿化的工作岗位。
可歌可泣的榜样枚不胜举。是交大人合力创造了西迁的奇迹。
五十年沧桑变幻。迁校初期在校工作的教职员工有的已长眠在为之奋斗过的黄土地,有的已经退休,有的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当中许多人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机会返回上海或到沿海城市或出国,但他们始终没有离开这块令他们深爱的土地。因为他们的根在西安交大,他们的事业在西安交大。回想当年,他们的生活与在上海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他们对自己的选择并不后悔。他们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无悔地奉献给可亲可爱的母校,奉献给了这片黄土地。他们的高风亮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交大人带着大海的风,来到黄土地,传承历史,启迪未来,使交通大学的精神文脉不断,薪火相传。今天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把现代科学和民主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让浸润在古道苍柏、晨钟暮鼓的流风遗韵中的西安交大异伦骏茂。
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迁校五十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始终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靠的是传承与创新了交通大学文化的“西迁精神”,这就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现在,西安交通大学已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基地。五十年来,西安交大为国家培养了十六万余各类高素质人才。他们秉承交通大学的精神和文化,有三分之一以上扎根西部。为国家,尤其是西部的社会进步、科技教育、经济建设、医疗事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陕西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西安这座千年古城也焕发出从未有过的青春和朝气,西安交大的师生员工能为陕西、西安的发展做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我校作为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挑战和困难,面临着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所带来的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西迁精神,这些困难和问题都会被我们克服。艰苦创业是“西迁精神”的灵魂,它成就了西安交大的过去;同样,我们坚信:“西迁精神”也完全能够在西安交大踏实的今天和更加辉煌的明天得到弘扬和光大。“西迁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西安交大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西迁精神”又恰恰体现了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
上世纪五十年代交通大学的师生以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开启了交通大学办学历史的新时代。五十年过去了,但西迁所铸就的伟大精神却历久弥新。
回顾光辉的历史,传承优秀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启迪未来发展。当我们在为前辈们悲壮豪迈的历史担当所感动、为西安交大的精神和文化所激励、为西安交大的辉煌和成就而自豪的时候,我们也更多地感受到自身所肩负的那份社会的责任,历史的责任。唐文治老校长曾经要求我们:“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可喜的是,我们年青的莘莘学子,没有辜负老一代交大人的期望,他们努力学习,自强不息,意气风发地继往开来。交大的未来属于他们,他们一定能担当起交大的未来和祖国的未来,为世界之光。
女士们、先生们,西安交通大学作为中国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神圣使命就是致力于培养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栋梁人才,保存、创造、应用及传播知识,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我们的愿景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保持领先,创造卓越成就,到本世纪中叶,把西安交大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这又是一次伟大的创业。为履行我们神圣的使命,实现我们的愿景,我们将传承历史,弘扬西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办学理念,构建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大力推动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面向世界,走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发展道路,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创新型国家做出我们的贡献。
精神是永恒的。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建校110周年暨迁校50周年,就是要使我们永远铭记交通大学前辈们为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我们像交通大学前辈们那样为实现世界知名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再铸西安交通大学新的辉煌。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