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 石慧敏
在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电子文件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以不可抗拒的强大优势成为信息化时代主角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困惑。
困惑一:电子文件无纸化流转对档案收集工作的影响。传统的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经过长期实践,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工作流程及方法、原则,如:文件的立卷归档制度。文件形成后,由文书部门收集立卷,交档案部门管理,一年一归档。而实行办公自动化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由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并在磁盘上进行修改,存储到办公信息数据中,使得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多数文件形成部门在用计算机起草文件时常忽略了它的存档、拷贝,经常被新起草的文件所覆盖、删除,随时更改,由于改变了纸质文件那样的收发、归档程序,因而,电子文件收集就显得混乱而无章法。如果文件形成单位自身不注意及时收集、复制,档案部门要想对电子文件进行控制、管理和利用就会十分困难,这将影响到电子文件的完整、齐全。
困惑二:网络环境下电子文件的积累对档案工作的影响。网络的出现使过去立档单位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电子文件分散在各单位的存储器上,网络环境下形成的电子文件,时间性很强,错过时机,电子文件就有失散、损毁的可能,一旦出问题,无疑会造成大量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丢失,如果文件形成单位自身不注意及时收集积累,不按纸质文件的归档范围有选择地备份到档案文件管理系统中,将给以后的工作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困惑三:电子文件的鉴定依据对档案管理的影响。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性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内容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形式上,如:当事人的亲笔手稿,领导或有关人员在文件上的签名或签署的意见,都表现出真实的原始性,也正是档案的原始性,才使得档案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其他信息,而具有法律凭证的作用。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电子文件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它便于修改、便于复制的特性,使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没有草稿与印稿的区别,也没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文件与档案之间很难划定一条人为的界限,随时可以方便地复制电子文件,这样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的这一概念就变得难以理解。电子文件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如何确定,这些新的问题,对电子文件的鉴定提出了挑战。
困惑四:电子文件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关系的复杂性及对元数据的依赖性。在电子文件归档时,如何保持其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复杂关系,是保证电子文件不被破坏而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对于纸质文件来说,元数据往往是直接体现在其形态上,如一份印好的文件,纸上的文字、图形排列有序,一目了然,而电子文件的运作往往是在网络上进行的,操作者互不见面,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特点,使人工文件识读,无法感知它的存在,如果不特意提供或补充这种元数据,就可能给电子文件的运作和归档带来问题,这就是电子文件对元数据的依赖性。多数系统只设计了逻辑归档功能,也就是说电子文件生成时存放在什么位置,归档后仍未改变,只是把与其相关的目录信息归并到档案部门使用的终端上,而没有把这些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脱机保存的载体上,一旦网络系统出现问题,电子文件就会被搞乱,甚至全部丢失。
困惑五:电子文件的保密性和电子图章的法律效力。计算机对通过网络传阅的文件、资料的保密性还做不到十分可靠。一旦文件、资料上网,只要能看到的人都可能将其下载,尽管不同的查询者有着不同的权限,但文件的保密性仍然是个问题。另外,随着发文程序的网上进行,电子图章法律凭证效力的问题也就日益突出。
随着计算机管理的发展,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问题也已经引起档案研究人员的重视,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规范可遵循的。
参考文献:
1、 文惠元,电子文件对纸质文件管理产生影响[J],兰台世界,2000,(1)
2、 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Z],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