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编: 张德通 主审:范效良
编写组成员:范效良 凌安谷 张德通 刘露茜 朱钰鹏
西安交通大学1896年创建于上海,初名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交通大学。1956年根据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国务院令将迁至西安的交通大学主体定名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中,特别在中国近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功西迁的西安交通大学,成为支援和开发大西北的开路先锋,成为国家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成功范例,成为中国西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本书以大事记形式,按时间顺序逐一记载学校产生、发展、变化的重要事件;反映学校优良办学传统、校风、校训的萌芽、变迁和形成;记录有重要贡献的人和事;记录师生员工不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下爱国、爱校、敬业、奉献、勤奋、踏实、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本书可以作为国内外学者、教育工作者研究中国近现代教育和了解西安交通大学的参考,可以作为交大师生了解校史的辅助教材,可以作为学校管理人员查考的工具书。
全书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南洋公学时期(1896~1905)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进一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陷入了被列强肢解和瓜分的严重危机中。就在甲午战争前后,为了使中国能够自强,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学习西方和日本开办新式学堂的设想。1895年,洋务官员盛宣怀在天津创办了北洋西学学堂,1896年又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南洋公学是一所官办民助的新式公立学校,内设师范、上、中、外4个院,即师范、大学、中学、小学4部分。先设师范院,以造就新学的教师。接着,在师范院内附设高等小学堂。从小学毕业生中依次递升进入中学。从师范生和中学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派赴欧、美、日等国大学留学深造,以尽快培养出一批能从事洋务、外交、新学教学的新型高层次人才。南洋公学重视办好中学和派遣留学生工作,以保证有高质量的大学生源和合格的大学教师。同时,还设立了具有高等程度的特班、铁路班、政治班、商务班等,以应急需,并为设立高水准的大学创造条件。北洋西学学堂和南洋公学的创设,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轫,使中国近代教育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国内外声誉卓著的交通大学,其历史也就从南洋公学创设而开始。
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时期(1906~1920)
20世纪初叶,中国政局剧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袁世凯窃国,军阀混战,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的近现代工业在萌芽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教育救国”、“工业救国”、“交通救国”思想在一些政界人士和知识阶层中盛行。由南洋公学发展而来的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虽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仍求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1907年,唐文治担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后,连续掌校14年,严谨治学,严格管理。重视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道德和语文教育。他将学堂改办成工科,先后设立了铁路专科、电机专科和铁路管理科。聘请了一批高质量的中、外教师。在结合中国的实际基础上,从学制、系科设置、课程设置、教材、教学环节、体育运动等方面,全面地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直接采用美国哈佛、麻省理工等著名大学教科书。使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成为中国南方乃至中国高等工科院校的楷模,在国内外取得了很高的信誉,形成了近代工业大学的格局。这所学校为中国近代工程教育产生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其发展、变化的历程也是中国近代工程教育发展、变化的缩影。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南洋大学时期(1921~1927)
1921年2月,在北京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的主持下,将所辖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等4所学校合并,定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改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1922年6月,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南洋大学。1926年初中共南洋大学党团支部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影响不断扩大,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爱校斗争蓬勃开展。由于政局多变,学校人事变动频繁,筹措经费困难,给办学带来了极大困难。尽管如此,学校在逆境中仍有相当的发展,优良的办学传统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以中国人为骨干水平较高的教授队伍形成;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规模有所扩大;设立了中国大学第一个科研机构――工业研究所,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学校在国内外的声望进一步提高。
铁道部管辖下的交通大学(1928~1937﹒6)
期间,由于上海时局相对较为稳定,使交通大学出现了新中国建立前发展的鼎盛时期。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南洋大学,改名为第一交通大学,1928年10月,学校由交通部移归铁道部管辖。此后经费增加,规模扩大,校园、楼舍、设备等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师资力量大为增强,培养的毕业生有的后来成为国内外声誉卓著的工程科学家。在黎照寰校长主持下,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校为蓝本,继续发展工科,加速建设理科,积极扩充管理科,建成了以理为基础、以工为重点并注重管理的理、工、管相结合的学科体系。后期设有科学、管理、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5个学院,下设16个系、科、门,还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2个直属系。研究机构继续扩充。
抗日战争时期的交通大学(1937.7~1945.8)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和民族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中。上海沦陷后,校园被日寇占领,学校被迫迁入法租界上课,最终仍落入日伪政权控制。由于校友积极倡导和战时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急需,1940年11月,交通大学分校在重庆小龙坎建立,1942年8月,在重庆九龙坡建立了交通大学本部。期间,渝校发展迅速,至1943年设有电机、机械、土木、航空、造船、运管、财管、工管7个系和航海、轮机、电信3个专修科,以及附设电信研究所,学生近1 000人。沪校仍勉强维持原有的理、工、管三院制的局面。
抗战胜利后的交通大学(1945.8~1949.5)
期间,处于国共和谈与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余英勇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在国统区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第二条战线中,交通大学被誉为向反动派斗争的“民主堡垒”。尽管办学条件十分艰难,但学校仍保持和发扬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在学科建设上有一定的发展,为国家的革命和以后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院系调整与交通大学迁校时期(1949年5月~1959年7月)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新中国建立后,交通大学师生员工热情投入各项运动。在院系调整中,交通大学由原来的理、工、管三学院改变为以机、电、船为主的重工业大学,调出了大量系科,为新中国建立一批新的高等学校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适应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决定,1956年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7年,国务院根据交通大学内部实际情况和上海、西安两地的需要,决定交通大学分设上海、西安两部分,实行统一领导。之后,大部分系、专业和师生陆续迁至西安。在迁校、西安新校区建设和坚持正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交通大学迁校师生员工在彭康校长带领下,发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高尚情操,以及顾全大局,乐于牺牲,无私奉献,尽职敬业,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使中国西北地区出现了一所规模宏大,设备齐全,质量一流,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的国家重点大学,成为我国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布局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
定名西安交通大学后的第一个发展时期(1959.7~1966.5)
1959年7月,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部分分离成为两所学校,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彭康改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在定名西安交通大学以后,正逢全国处于大跃进、反右倾和经济生活困难时期,由于地处西北,新校区建设刚起步不久,其矛盾和困难更显突出。学校通过认真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高教六十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纠正了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错误思想和做法,交大原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走上了正轨,并有相当的发展,在全国发挥了重点高等学校的示范作用。自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由于中央指导思想上发生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学校工作中难免又出现了一些“左”的错误。
“文革”动乱时期(1966.5~1976.10)
“文革”期间,西安交大同全国一样经历了一场劫难,停止招生长达6年之久;而师生员工对错误路线仍有抵制,反对武斗,保护学校财产免遭破坏。许多教职工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竭尽所能,坚持本职工作,在教学、科研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作出了难得的贡献。
拨乱反正与恢复发展时期(1976﹒10~1985)
粉碎“四人帮”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全国出现了全面拨乱反正、整顿发展的大好局面,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期间,西安交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揭批“四人帮”,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批判荒谬的“两个估计”,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恢复正常的招生制度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学校工作走上正规,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业调整和改造。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改革开放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国家重点建设与改革发展时期(1986~200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国家把西安交大列入“七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学校锐意改革,开拓前进,通过“七五”、“八五、“211工程”建设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国家重点建设,学校以创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教学、科研水平、科技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成为交通大学历史上发展条件最为优越的时期,为把西安交通大学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校史》编写组
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