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
《交大三日刊》1929年9月28日创刊,她是由原来《交大日刊》演变而来的。由日刊变为三日刊并不是意味着学校对校刊的不重视或者说校刊的倒退。正如当时的校刊编辑所言:“因为教职员和同学们都是非常忙碌,致以前的文稿常常感到缺乏,不免流于‘不充实’和‘潦草’的毛病,所以经出版委员会的决议改为三日刊……如其一天出一张而不免于'潦草塞责',实在不如在比较有准备时间的三天来出一纸丰富而充实点的报纸要好些。”《交大三日刊》每周两期,分别在周三、六出版,另外还不定期的出版一些特刊,如新年特刊等,其风格和内容基本上保留了原来《交大日刊》的原貌。
《交大三日刊》作为学校当时的校刊,有这么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第一、它是广大教职员工了解学校发展近况的主要窗口。当时的交通大学,每实行一项新的制度、做一项决策或者有什么重要的新闻,都事先通过《交大三日刊》进行广泛的宣传,告知全体师生员工。这样一方面便于大家了解学校的发展近况,另一方面也便于征求大家的意见,使得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中来,增强了凝聚力。
第二、它是当时抗日救亡的宣传媒体。处于当时国家、民族危亡特定的历史时期,《交大三日刊》发表了许多有关时事的政论性文章,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现出了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爱国情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正面临着日本等帝国主义日益严重的殖民侵略的危险,《三日刊》作为一个学校的小报,发表了一系列研究中国问题、反对日本侵略的文章。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三日刊》迅速发表了一系列爱国救亡的专题文章,如“宁玉碎,毋瓦全”、“看!日本日的野心--所谓满蒙积极政策”、“还我河山,誓雪国耻”等,揭穿日本侵略者妄图侵略中国的阴谋,并鼓动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同时详细介绍了当时反对日本侵略的团体组织的情况,如“中日问题研究会”、“救国联合会交大分会”等组织,吸收更多的人加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来。
第三、它是当时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阵地。《交大三日刊》除了登载一些学校最近发展的消息外,还刊登有大量有关道德教育、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的有些观点和看法,即使在现在看来,都还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在第35期登载有一篇讨论大学生入校以后,如何养成和坚持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学习,而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有很现实的意义。
上一篇:交通大学体育运动小史(1896–1996)
下一篇:《交通大学日刊》简介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老图书馆东侧一楼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