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延展西迁史料资源,做好明年建党100周年献礼工程《西迁史资料汇编》编纂工作,在前期充分联络沟通的基础上,9月15日至18日、23日至25日,在石慧敏副馆长的带领、指导下,档案馆一行二人分赴上海市外滩档案馆、上海交大档案馆、教育部办公厅档案处细致查阅了西迁相关史料,共查获西迁资源近60件,部分已获取了数字原文,其余已按照对方的要求办理了相关审核手续。此行所获较好地弥补了我馆部分西迁文献馆藏资源原貌形态不佳、上海市支持文献少的状态,为此次书籍的顺利编撰,西迁精神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奠定了基础资源保障。在整个查档的全过程中,也真切感受和体会了不同单位的查档流程和便捷服务,取其长而补己短,为提升我馆服务效能也开阔了眼界。
当前,以区块链、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与档案事业加深融合,信息化已然成为档案工作当前及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统筹谋划好“十四五”规划,积极推进数字(智慧)档案馆建设,做好各方面的体系建设和制度保障是档案馆矢志不移的目标所在。与此同时,档案馆副馆长石慧敏、刘淑妮一行二人还分别前往了上海新影捷数字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局调研了档案信息化工作。
在新影捷公司黄总和相关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公司的数字展示前厅、智慧库房及数字化加工现场等,边走边看边交流,共同探讨和畅享智慧档案馆的未来。随后技术人员就公司所搭建的数字平台各版块功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双方重点就电子文件归档系统、智能远程利用服务、主题编研、云存储等具体问题具体进行了探讨:何为四性检测?电子文件如何更好地收集归档?新技术如何服务与档案编研等,在交流与碰撞中探寻和思考我馆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与信息化未来的建构之路。
上海交大档案馆开展信息化较早,早在2008年就建成了全国高校首个数字档案馆,目前档案数字化率高达95%以上,在数字档案的开放鉴定、多维服务模式、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都走在同行前列。上海市档案信息化工作更是一直走在改革创新的前沿,非常注重顶层设计与超前谋划,在资源体系的建设、应用系统及利用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及安全保障等方面成效显著,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借鉴他山之石,相信可以启发、助力我校档案馆分阶段分步骤扎实走好信息化建设之路,努力逐步实现档案工作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
文稿作者:刘淑妮